个人社交媒体使用探析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熊朵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交媒体,诸如微博、微信、QQ,为我们获取信息、聊天交友、自我呈现、享受娱乐等提供了情感的集合地。或许我们应该欢呼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我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极大拓展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而且通过电子屏幕我们不用承担太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就连在上课、工作、排队、坐地铁时我们都可以拿出手机刷那么几分钟,便可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信息,但真的如我们所想:通过在社交媒体上投入相应的时间我们就能获得相当的知识吗?在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它对我们的行为及情绪、自我认知都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谈谈笔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同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动机,我大概每天花1-2小时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一般是在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在QQ、微信、豆瓣、微博上的使用时间不等。微信是维持强社会关系的社交软件,里面交流互动多的也多是亲人和朋友或是部分在曾经某些场合有过交集的人,成员构成不是很复杂,它是我首要的进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媒体软件。并且,随着许多传统报刊、网站向新媒体的转型,手机的便捷使得大量优质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铺开,公众号成为我获取信息和发掘新的知识点的渠道。QQ的使用更多的是加入相关的学习交流群与接受班级内部相关的通知类信息,在同学圈内及时做到信息的交流与资源的共享。但有时,过多的信息轰炸又让我不得不有选择地进行屏蔽、退群。我也使用微博,但几乎很少进行点赞、评论或是转发,因微博里大多数用户在涉及到人本身、事情真相未断定时,便肆意用不好的言辞暴力攻击人,这足以使当事人最后防线崩溃。这一局面令人隐忧,笔者本身也不是心理过于强大之人,所以始终保持与微博的距离。豆瓣是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社交媒体,平时对自己学习生活进行记录评价,有时也选择性订阅豆瓣时间专栏,在豆瓣大多时候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在使用的四种社交媒体软件中,不能说任何一种完全给我带来了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各有侧重。

本文现选取笔者社交媒体之一的微信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1日期间使用微信的频率、相关数据与发布内容为基本载体,关注笔者使用微信的动机及情感表达的状况、分析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中个人表达的差异以及由此带给自身的影响。 在2018.3.1-5.10日期间,我每天在微信上花费时间30分钟至1小时,主要是人际交往、阅读公众号信息、浏览朋友圈动态,此期间在微信朋友圈共发出8条信息,3月3条、4月2条、5月份截止10日之前1条信息。其中7条是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表现,记录在哪天做了有什么有意义的事、参加了什么活动。发过一张自拍,没有转发任何关于政经、社会方面的消息,发布频率在4-17天之间。在朋友圈中的动态数据显示为:好友为我点赞的次数是130次,评论及回复我的次数为79次,我给好友点赞过22次,评论及回复次数为47次。

审视及分析使用微信各个功能的动机与状况,公众号是我平时了解社会性新闻、影视行业、不同领域信知识及考试信息发布、日常生活的主要渠道,但以相关影视公众号为例,重复率高、内容空洞,一些有用的信息常常裹杂在表情或网络语言与图片中,因此我将能为我带来优质消息的公号如深焦、当代电影、虹膜置顶,作为影视消息的把关者,其他方面公号处理方式与之类似。朋友圈的大致诉求为记录生活、保持良好的亲友关系。从点赞、回复与评论的数据分析得知,我也像其他人一样,有着寻求或维持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的倾向,更注重直接交流带来的反馈,如由回复与评论所激发的更多与好友的互动。我在朋友圈的另一个行为即信息消费,主要是浏览所有好友更新的状态、照片等,而不是将焦点集中在某个好友上,因此,我也不总是逢好友动态必点赞,在点赞与评论过程中,多是考虑好友与我近来的交往程度或是对其发布的消息很感兴趣,并不总是为寻求亲和而点赞。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新闻,但几乎很少在朋友圈转发新闻类消息和一些具有明确观点的东西,如果它的内容能涵盖到朋友圈更多人时,才会考虑转发类似“一席”公号内容,但结果往往是只有零星几个人点赞,所以尽管我们想在社交媒体掌握一些好的想法,但因社交媒体属性、效益与成本的考量,最后朋友圈仍成为传播简易信息、记录生活、自我呈现的场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