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威将军徐积诚苦难的童年
2025-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泗四坊方
道光二十四年的徐家底楼,一个男婴的啼哭划破了源潭的沉寂。然而这初啼的生机未及弥漫,便已浸透了凄凉——尚在襁褓便痛失慈母;生父封翁含泪独担起养育之责,既教他修文习武,又为这孤儿撑起一方天地。
命运似乎执意以苦难淬炼此子。太平天国风暴骤起,红巾军席卷如烈火燎原。封翁携幼小的徐积诚仓皇避祸于巢县。可乱世凶险,人间亲情竟脆弱如纸——汹涌溃散的人潮顷刻间将父子冲散,幼子凄惶无助的哭喊被铁蹄与杀伐之声无情吞没。残阳血染处,徐积诚竟被裹挟于乱军之中,从此坠入流离深渊。
幸而天不绝人,一个朱姓的湖南人家收留了这风尘仆仆、满眼惊惶的孤雏。在朱家屋檐下,他有了新名朱星贵,也暂得人间一丝温暖。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在异乡的灯下凝望北方夜空——那目光穿透窗棂,仿佛要越过迢迢关山,寻回失散的父亲与血脉之根。辗转于异姓人家的屋檐下,他吞咽着孤儿的悲酸,也吞咽着乱世强加于稚嫩心头的全部流离滋味:这悲酸是骨肉离散的刻骨铭心,这流离是战火烙在童年最痛楚的印痕。
然而命运的磨砺并未将他碾碎,反而铸其筋骨。及至年岁稍长,朱星贵便应募投入湘军将领刘忠壮公麾下——烽烟血火中挣扎求生的少年,竟在铁与血的军旅中找到了立足之点;家国破碎的阴影下,他迈出了重拾尊严、重建人生的第一步。
童年那一道骤失双亲的裂痕,那被裹挟入乱军的惊惶,那寄人篱下的孤寒,俱化为他灵魂深处永不愈合的创口。然而正是这创口里渗出的血泪,日后竟凝固成了他守护万里山河、令强敌胆寒的钢铁意志——苦难的童年如同命运投下的最冷暗影,最终却映照出他生命最灼热的光芒:乱世弃儿的孤寒,竟铸成了民族疆域上一块不朽的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