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点将录丨老舍:“胜利纪念章”不值半文了!
01
话说1945年,抗战结束后,民国政府给有功人员颁发“胜利纪念章”。
党政军都有份,唯独文化界无此殊荣。
对此,老舍先生批评最犀利,“一个纪念章能值几分钱?坚持抗战的作家,每人一个,皆大欢喜,岂不更好。他们偏不!——这倒是让纪念章不值半文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舍又为何替文化界感到“愤愤不平”?
02
这不得不说到中华民族那一段悲痛而又沉重的历史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陆续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1937年,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至此,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面对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兵连祸结,满目疮痍,一群受新思想冲击的文化人纷纷挺身而出!
当时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告别妻子儿女,只身前往武汉参加抗战。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成立大会在武汉汉口商会大礼堂隆重举行。500多名文学艺术家参加了大会,邵力子、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等都发表了讲话。经投票选举,老舍与郭沫若、茅盾、丁玲、邵力子、冯玉祥、陈铭枢、巴金、张道藩、许地山等45人当选为理事。
03
执笔为剑,为国为民。
从“文协”成立到1945年抗战胜利,老舍连选连任,始终担任总会的领导工作。
在此期间,老舍先生一直致力于抗战通俗文艺的写作。先后在《抗战画刊》、《抗战文艺》、《新蜀报》等抗战杂志发布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同时,还写出了不少经典的抗战话剧,如《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等,几乎都是鞭挞了贪官污吏大发国难财的汉奸行径,歌颂了团结抗日、坚决抗敌的英勇事迹。
而且,老舍还先后到万县、成都、青城山、灌县、昆明等地了解各地抗日宣传工作和“文协”活动情况,并发表演讲。尤其在1939年6月26日至12月9日期间,老舍代表“文协”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赴西北八省慰问抗日将士,先后到了五个战区,行程二万多里。
这些都极大鼓舞了中华儿女抗日救国、坚决抗敌的积极性。
04
往往我们说到老舍先生,会想到《茶馆》,想到《四世同堂》,想到《骆驼祥子》,想到他在文学上的斐然成就。
想到他曾说“考而不死为神”,想象他是怎样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然而,在那些诙谐幽默的文字背后,还有这么一段往事,值得我们铭记。
冯玉祥将军有一首打油诗,对老舍先生的抗战评价是非常到位的。
“老舍先生到武汉,提只提箱赴国难;
妻子儿女全不顾,蹈汤赴火为抗战!
老舍先生不顾家,提个小箱子撵中华;
满腔热血有如此,全民团结笔生花!”
更多民国文人趣事
关注“光说频道”
编辑 / 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