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职场成长辩论咖毛选

《论持久战》的系统观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4人  自由石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清] 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8.5.26      《论持久战》发表于延安

时逢抗日战争十个月,毛主席在延安的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演讲《论持久战》,主要提出以下重要论点:

否定中国速胜论、必亡论的主观、片面观点

强调中国人民的力量,以及运动战与游击战的重要位置

举出日本必败于中国的论证

论为何是持久战

在举出日本必败于中国的论证中,我们可读到毛主席在敌我双方的本质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分析,为何日本必败于中国:

1.日本虽强,但其帝国主义性说明它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

中国虽弱,而思想是不断进步的,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2.日本虽强,但先天不足,国土面积小,各方面资源匮乏,维持力弱;

中国虽弱,而地大物博,各方面资源充足,维持力强

3.日本虽强,但由于野蛮性、退步性,失道寡助

中国虽弱,而处于正义性、进步性,得道多助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

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论持久战》

系统思考

—————

系统思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称为整体观、全局观。在全局化的思维视野中,理清事物的结构性矛盾,要求问题要考虑整体而非局部动态而非静止本质而非现象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鲜明的对比中日力量,并不是从表象中片面的衡量武器装备、人员战力,而是从政治、军事、后勤、统治性质、国际形势、国土资源等全方位角度进行评判,再以强大的洞察力抓住核心矛盾,即帝国主义性质是落后的、野蛮的,以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耗不起持久战争,再确定相应的战术战略。

1800多年前,官渡之战前,郭嘉献策曹操《十胜十败论》。

同样,郭嘉未从袁绍军队实力远强于曹操去定论胜率几何,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切中要害去分析本质问题,指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举前三论:

1.“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

指出曹操的人格魅力强于袁绍

2.“绍以逆动,公奉顺而率天下”

指出曹操复兴汉室对袁绍造反的战争具有正义性

3.“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

指出袁绍不如曹操赏罚分明、唯才是举

郭嘉从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中看透袁绍集团是退步的、腐化的,即使没有曹操,袁绍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会有他类枭雄取而代之。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往往藏于本质中,我们常从本质散发出来的表象中获取信息,进而分析信息、整合信息,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经验、科学工具以及思维方法去勘测本质。

回顾1938年五月,全国陷入抗日战争的泥沼中,国民对日寇塞满了恐惧、愤怒、激进的情绪,爱国人士高呼救国、汉奸横行。再“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刚被平型关、台儿庄的胜利粉碎,全国充斥着亡国论与速胜论的交杂论声。在作为高压下的共军领袖的毛泽东先生,却能保持着极高的冷静与理性去认清战争形势,用谨慎的思维去纠正批判不良倾向的错误认知,并且预测了之后抗日战争的主体形势。这点在回顾自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至1945年日军投降的历史后,无疑是令人惊叹的,惊叹于毛泽东先生的洞察力、冷静、系统观。

毛泽东的系统观对我们在生活中以及企业管理中有很大的启示,尤其作为一个领导者,系统洞察力不仅仅是一项抽象思考能力,更是一门管理艺术。

锻炼系统洞察力

————————

对于企业团队的管理者来说,系统观是很重要的抽象思考能力,甚至在关键时刻决定企业生死。

我们如何去掌握系统洞察力?

意志力思维方式习惯化

意志力

调节情绪以及自我觉知情绪的能力。“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反过来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普通心理学第4版,第一章)。人类可以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这种自觉的能动性也是人和动物本质区别。

人之间的意志力存在差距

意志力可以通过后天练习

意志力强大的人,可以有目的控制情绪、认知以及行为去改造外在世界;相反意志力较弱的人,在以上的心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强的阻力以及心理压力。以至于在对待同一件事,意志力不同的人选择的抉择都不一样,而人生中无数的抉择就构成了我们的命运。


思维方式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认知世界的方法。一个事物的产生,有人倾向以道德的角度去认知;有人倾向以利益的角度去认知;有人从社会层面的角度去认知;有的人以系统平衡的角度去认知等等不一而同。

思维方式各尽差异,存在着深度、维度、广度的区别。

项羽之所以败于刘邦,在于项羽贪功近利,战略思维不足,而刘邦却舍小利图远谋、分功将丞。在思维上,刘邦的格局远高于项羽。

升级思维方式,一般通过自我反思、交流、读书等方法。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我们可以将它套入生活中任何一个事物分析。台灯,如果作为一个台灯设计者,可以从哪点创新突破?

我们可以直接分为四大维度:外表设计创新(形式因)、材料设计创新(质料因)、工具设计创新(动力因)、作用设计创新(目的因)。举例作用设计创新,台灯的作用可从照明创新改造到照片+计时+放置手机+美感,一体多用。

作为俩千多年前的思维工具(四因说)对于当今时代是过时的,我们需要从现代经验成果中去汲取新的思维工具进行整合为自己的基础认知方法,例如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系统思维等等

习惯化

将思考习惯化,是运用潜意识去思考,减轻意识压力。我们刚学一个陌生的动作时,需要用意识去学习、练习,这个过程我们会感觉到意识的压力、疲惫,同时大脑皮层也在构建一个新的神经丛网络,当这个动作熟练上千遍后,动作的进行就交给潜意识运作,我们的意识压力就减轻很多,甚至不需要投入注意力。

思考同样,在一个长期思考的人大脑里,深度思考和呼吸一样便利。

所以锻炼思维是痛苦的(前)也是快乐的(后),多思考和总结“为什么”,将它习惯化,交由潜意识运作。

个人拙见,毛泽东先生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系统观、结构性矛盾分析是值得不断细究探讨的。因为我们现在很难体会到,一个刚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民族,在面对远比自身实力强大的多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全国充斥着浮躁的速胜论以及悲观的亡国论,这时候领导者发出一个极为清醒、冷静、客观又富于动力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令今人回顾钦佩又惊叹。

石匠在这推荐俩本书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考》

个人兴趣公众号:闲情阅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