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个善良而高贵的人
做人不但要善良,而且要高贵。善良是有同情心,高贵就是意识到做人的尊严,并且在行为中体现出做人的尊严。我认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善良和高贵,一个心地善良、灵魂高贵的人,就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有道德的人。

灵魂高贵者的特点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而且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最真实自然地体现出了他的自尊。自尊绝非唯我独尊,恰恰相反,高贵的人待人一定是平等的,他在自己身上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因此很自然地把别人也看成有尊严的人。他把自己当人看,所以也把别人当人看。那些不把别人当人的人,暴露出的正是也没有把自己当人。
我们现在很少说高贵这个词了,或者滥用这个词,在房地产广告上用得最多,好像住豪华别墅就是高贵,就是至尊。当然,这是伪高贵。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尊敬和发扬自己身上的神性。那些精神性薄弱的人,灵魂没有被光照亮的人,他没有内在的东西,就必定把外在的东西看得很重,就会用财产、权力、地位为自己估价,也为他人估价,以为这些东西就代表高贵。
一个流行的说法,身价多少万多少亿,觉得很了不起,庸俗到了极点,也可笑到了极点。尊严无价,只有无尊严者才会用金钱、用物质的东西为自己定价。今天有很多人真是不把尊严当回事,为了金钱、权力出卖自己的尊严,又依仗金钱、权力凌辱他人的尊严。一个人有没有做人的尊严,是处处体现出来的。开一辆宝马,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横冲直撞,飙车,如入无人之境,把人撞伤撞死。我觉得开车特别能显示一个人的品德,你是不是尊重行人,是不是尊重别的开车的人,发生剐蹭时你的态度,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人品和教养。比如说下雨的时候,我在路上走,路很窄,路上有积水,这个时候我就注意观察。有的车经过你身边的时候,就放慢速度,生怕把积水溅到你身上,这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车里坐着一个有灵魂的人。有的车开足马力驶过去了,溅你一身水,这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车里面坐着一个没有灵魂的家伙。他目中无人,不把你当人,也就是不把自己当人,此时此刻他就的确不是人,他对别人身上和自己身上的那个“人”毫无概念。
从幸福观的角度看,做人做得好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这一点,尤其是完善主义那一派所强调的。苏格拉底把照料灵魂视为人生的主要使命,认为德行就是幸福,意识到自己一生过正义生活的人是最幸福的。儒家也有类似看法,把立德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本身就有自足的价值,是幸福感的源泉。当然,基督教就更强调灵魂的修炼了。《约翰福音》里说:光明来到人世,人们宁爱黑暗不爱光明,这本身即是审判。也就是说,拒绝光明,灵魂始终在黑暗中,一生未尝享受过做人的快乐,这本身就已经是最严重的惩罚。那么相反,灵魂被照亮,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这本身就是奖赏,就是幸福。
其实,当我们把道德建立在做人的尊严基础之上,就已经进入信仰的领域了,这个道德本身就具有信仰的性质了。什么是信仰?无非是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不可亵渎它,要有做人的尊严,或者按照佛教的说法,人身上是有佛性的,不可埋没它,要有做人的觉悟。无论什么宗教,最后都落脚到开发内心的光明,在这个基础上处世做人,殊途而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