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之后
只因为几句简单的话,一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温馨的一个家,转眼间就散了。大家各奔东西,瞬间成了天涯沦落之人。
不过庆幸的是经过了短暂的时光摧残,无奈的等待,大家终于又一次相拥在了一起。
我经常时间紧迫,失去了锣鼓喧天的场面。我不想再次错过,一一翻看每一条信息。看看那副曾经熟悉或陌生的脸庞,再一次吻一吻似曾相识的味道。
刚刚下过的红包雨,还未完全干涸。我竟有些犹豫,有了上次发红包的尴尬,我很快清醒。这不是钱,也不是庸俗,是情的暖流。我也抢了几个红包,心里乐滋滋的。
周卫英老师在新群一再强调交流群纪律。首推一号文件,把历宁的《風凰涅槃,新群展望》作为进群必学的内容。
在群里不厌其烦的重审,建群的目的是培养写作老师。在群里不许聊与写作无关的内容,不许与人抬杠,与同学吵架,一经发现,立刻移出群去。
我有时看着老师的条条框框,心里暗笑,这纪律无疑是对待小学生里。其实不必这样,每个人进群不都是想进步吗?再说,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毕竟是成年人了。
这些群规,对大多数人来说,形同虚设,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文友,素质还是高的,上进心也是强的。
我觉得这些更不会成为我的束缚,因为现实中我已活得太累。我不想把生活的原版活生生再次搬到网络里,连人生的最后一块清静之地也变得繁华低俗起来,那样的人生会不会太残,更加无味。
我本来就是沉默之人,抬杠、吵架那不是我的长处。我的特长是把说融入到写中,让写成为我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写陪我走黎明穿黑夜。
周老师教学的特色就是“棒喝”。也许就是他的这个优点,交流群相聚之后,很快队伍就又一次恢复原状。我从内心佩服、惊奇,周老师竟有如此魅力。
群内学习的气氛也日益高涨。历宁的《風凰涅槃,新群展望》成了群里的尚方宝剑,成了各位学习的利器。
燕的《周老师交流群的取经记系列》出版发行,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向阳花也紧追不放,《简书風云录》闪亮登场,赢得了满堂红。我从心底惊讶,个个都是世间瑰宝。
其它的文友也天天发文。燕又一次展翅翱翔在天空,不分白昼黑夜为大家批改作业。我的那篇《珍惜拥有》,她半夜翻开,让她浮想联翩。这是一种什么品质,竟叫她做到如此。我有时连自己的作品,都不愿多看半眼,就不要说各位的了,想来真是后悔。
在写上我更是惭愧,写又一次限入了僵局,几天都不发文,甚至于打起退堂鼓。
复工之后,要赶进度,加班变本加利,让人有苦难言。思来思去,觉得辜负了大家的一片热忱。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人生,又有谁的生活不苦。只是大家善于隐藏,把那些曾经的苦,偷偷藏在了心底,变成了前进的动力,热情洋溢的文字。
消极有何意义,心中再苦,既是面对黑夜有多少眼泪要流。第二天,天一亮,一切照旧,生活还要继续。太阳不会因为你的悲伤而流泪,更不会因为你的放弃而退缩。
我行驶在人迹罕至回家的路上,心里竟升起了一股悲凉与害怕。可我又偏偏望见了家乡的星星,夜空中闪烁的亮光,竟成了我心中不灭的动力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