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惟愿这世界,多些包容

2018-10-13  本文已影响65人  艾字

看书算不上有些年头,爱平时翻翻书当个消遣爱好应该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个习惯不知道算好还是不算好,就是自己会在一段时间里同时看好几本书,少则两三本,多则五六七八本,内容也各异,比如早起清醒的时候,看点稍需动脑的;短暂的时间,翻翻散文;入眠之前,看看易懂的小说;历史、小说、散文、杂文、传记、各类专业书籍……来者不拒。可是这样也有一个坏毛病,常有书是断断续续的,读完一本书可能能持续上个把月,甚至有些书没翻完就丢在那儿了。

《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这么一本书,从进豆瓣待读书单到在手机上只零片碎地看再到拿到本纸质书,花了两天读完,持续了得有三四个月,导致看完最后,又不得不往前回看,将之前的情景补上一补。

作家的创作不是为展现自己的写作技巧和华丽辞藻,这些都是辅助,最主要的是通过作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观。论写作技巧,我是门外汉,没有也暂时不想去系统地研究,更多的是想去通过作品,读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知更鸟》一书,我看到的主旨不在父母教育、不在为黑人争取人权,我看到的是包容两个字。

卡伦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这么写道“当我们说一个人‘不正常’或者是‘病态’时,其标准其实就是看其生活方式是否与我们当代人所公认的行为模式相符合。”事实的确如此,以自身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往往会得出如斯结论。想起胡适先生说的容忍与自由,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容忍,容忍其他与自己不一样的存在。没有那么多不正常,只是跟我们不一样罢了。

全文围绕父亲阿蒂克斯与儿子杰姆、女儿司格特展开的故事,以律师父亲为被指控强奸白人女孩的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为主线。

永远不出门的怪人阿瑟·拉德利、不求上进,整日以领取政府救济金为生的尤厄尔一家、住在森林里面的坎宁安人、一直恶语相向的杜博斯太太、爱种花花草草的莫迪小姐、认为女孩子就应该穿上蓬蓬裙的亚利珊德拉姑妈、在白人世界以外的黑人。

全篇用了各种各样特点鲜明的人物来表达观点,形成冲击,将每个人立体化,看待事物的观点或者自己的行为方式各异,但是仅仅是不一样罢了。

怪人阿德利是贯穿于全文的一条暗线,甚至于比主线都贯穿地长,全文前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来写三个小孩子如何去怪人阿德利屋子探险,一次次地想去窥探一个将自己久困于屋内的怪人的生活,一次次恶意的冒犯,带着歧视眼光的看人,换来的是惊人的善意。全文对怪人阿德利的直面描写并不多,更多是存在于孩子们的想象之中,一个异于常人的人,一个性格怪癖的人,必然长得凶神恶煞,必然不是个好人的形象固化于孩子的脑中,从杰姆拿到被粗糙缝补后整齐叠放的裤子时就暗示了怪人阿德利其实并非如想象地那么可怕。

而当最后主线与暗线重合,父亲因为替黑人辩护,和无赖尤厄尔结下仇怨,尤厄尔企图对他的两个孩子下手,怪人拉德利为救杰姆和司格特这两个对自己充满猎奇目光,一直尝试窥探自己生活的孩子,迈出久居的屋子,并将尤厄尔杀死。当司格特拉着阿瑟·拉德利的手时,她知道了这个一直以来认为是凶神恶煞的怪人,其实是如此正义、善良和温柔。

“除非你穿上一个人的鞋子,像他一样走来走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

黑人并非都是坏人,他们相较于白人,只是肤色的区别罢了。

白人并非都是好人,也会有尤厄尔这样好吃懒做、恶意报复的坏人。

怪人阿瑟并不奇怪,他只是在生活方式上与其他人不太一样,仅此而已。

其实在你了解他们以后,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

愿这个世界的多元能得到更多的包容。

Ps:“在这个国家里,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一起人生来平等——有一种社会机构可以让乞丐平等于洛克菲勒,让蠢人平等于爱因斯坦,让无知的人平等于任何大学的校长。这种机构,先生们,就是法庭。”

作为全文的主线,作为一个法律爱好者而言,不能不提一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一个明明没有犯罪的黑人因为被白人指控强奸,在所有证据都证明其无罪的情况下,被全是白人的审判席判有罪,这样的事情,在现在已不再重演。

我相信中国的法律体系也会不断地进步,“聂树斌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这些中国司法进程中的痛,将成为历史,不再重演。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最后再推荐一本书: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