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星人教育学习做父母

哄睡•育儿和其它

2014-07-13  本文已影响150人  Sheng

有孩子以前,总觉得"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一个很美的句子。

的确,在产房里听到纳豆那嘹亮的哭声时,一颗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下,那声音的确很美。

可是此后,那婴儿的哭声,就会伴随着你的每个白天和夜晚,成为你摆脱不掉的梦魇。

五个月前,如果有人告诉我:睡觉这个技能是需要学习的。我一定会摆出星爷那标准的惊讶和怪笑的表情——神马?这也算技能?!

而通过这五个月与纳豆的斗智斗勇,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不但是个技能,而且是很重要的技能。"

纳豆就是因为到现在还没学会这个技能,搞得我们每天疲惫不堪,她自己也总是哭得乏力。

要说我们不重视对娃娃睡眠的教育,也不是。纳豆刚刚出生,我们就研究了法伯睡眠法、西尔斯亲密育儿和程序育儿等睡眠理论。并且从四个月开始,就在实行程序育儿所倡导的抱起放下哄睡法。

但是,理论是简单的,实践却是痛苦的。

每天晚上,纳豆那嘹亮而委屈的哭声,都随着一次次把她放到小床上的努力的失败,而响彻整个房间。以至于我们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西方的方法根本就不适应东方人?或者应该使用更为激烈的哭声免疫法?

昨天晚上,纳豆的睡眠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新纪录——几乎每隔一小时醒来一次。这也促使我今天一早就开始通读"抱起放下法"的原著——《实用程序育儿法》。意外的,我发现在国内各大论坛被广泛提及的"抱起放下法",只是这里面的一部分,而相应的育儿理念如果不能贯彻到底,单纯的抱起放下恐怕并不能起作用。

根据我的理解,我们此前在育儿上至少有两点不足:

  1. 过度干涉。在纳豆清醒的时间里,总是由她妈妈在身边陪着,生怕她有一点无聊,变着法的逗她。
  2. 倾听不够。按照大人的想法,觉得她在哪个时间应该做什么,或者她会喜欢什么。而对她自己的喜好和倾向的信号倾听不够。

这就造成了纳豆与我们之间的一种扭曲的关系——极度的依赖与变相的不信任

一方面,妈妈始终陪伴在身边,不但没有增强她的安全感,反而让她对所有妈妈缺席(即使只是不在视野里)的环境产生了恐惧。而不肯独自在小床里睡觉,甚至不肯离开妈妈的怀抱,就成了这种心理的最直接体现。

另一方面,纳豆对于大人们总是不能完全理解她的意图,也产生了恐惧和不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妈妈只是离开视野一小会儿,她就会着急甚至哭泣。

通过总结,今天和纳豆妈妈统一了改进方案:

首先,鼓励纳豆独立探索周围的环境,独自玩耍。妈妈更多的是确保环境的安全,并在适当的时候与纳豆交流,激励她,而不是始终陪伴在身旁。

其次,对于纳豆的哭声和其它动作及表情,仔细观察,并揣摩她的目的。不再以大人想当然的观念来强加于她。

最后,多使用语言、眼神和触碰等手段与纳豆交流,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抱起来。

这三点的具体效果,还有待验证。不过由此,我倒是想到了东西方育儿观念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育儿理念,更多的是要对孩子绝对的呵护和管教,因此也就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了极度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所产生的强大引力作用下,孩子自己探索世界和发展潜能的空间被剥夺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人的附庸,没有家长的在场,他们就无法独立应付环境;而同时,家长也成为了孩子的奴隶,因为如果他们一旦缺席,孩子就会也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哭闹。

而在西方的育儿理念里,家长与孩子之间只是监护与玩伴的关系。家长除了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更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指导他们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赋予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游刃有余的心理能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世界可以娱乐和消遣,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家长。

记得在去泰国的航班上,两个西方妇女带着两个小孩儿——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依靠奶嘴来安抚自己;另一个一两岁的男孩儿,则沉浸在随身听的音乐里。他们有需求时,会通过哭声和言语来像家长表达,但不会无限制地索取安慰。

我想,这两种育儿理念,同样也会反映在孩子长大以后,家长与他们的关系上吧。前者关系下的家长们,更会包办孩子的一切,而孩子要么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一切听任家长安排,要么则会出现极度的逆反。而后一种关系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与家长之间,则更像朋友和伙伴,孩子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各自保有自己的空间和选择。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极端。我比较不赞成的是法伯育儿里面所提倡的"哭声免疫法"。它所代表的那种完全放任婴儿的做法,与让孩子完全服从和依赖自己的做法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极度的自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