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破解童年魔咒:“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12人  熊妈侯蕾

公婆从老家来带孩子还不到一星期,阿洁就跟公公大吵了一架。起因是老人对三岁的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阿洁说,她听到公公在半小时内至少对孩子说了五遍这句话,“这得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伤害啊!我前三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就这么被践踏了。”

作为一个妈妈,我非常理解阿洁的感受:自己百般宝贝的孩子,动不动就受到老人的威胁,还是“不要你了”这么严重,自然是心疼的;同时我也理解老人的不以为然:我也没打也没骂,不就说了一句话吓唬吓唬他让他听话,怎么就值得你大动干戈?

隔代育儿冲突大战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家长对孩子说类似的话:
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
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
再捣乱我就不理你了!
……

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句“吓唬”而已,即使是说出这话的人也从来不会把它当真。问题是——你希望孩子当真吗?如果他相信你会不要他,必然生活在恐慌中惴惴不安——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他不相信,这句话就无法起到效果——这也不是你说话的时候想要的。

左右都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这句话却依然被很多人当作杀手锏挂在嘴边。 要说原因,大概是我们也从小听惯了这样的表达。你还记得自己最初担心被“不要了”的惶恐、后来发现这不过是一句狠话后当作耳旁风的有恃无恐吗?你以为自己看穿了明白了不再害怕了,甚至长大了可以当个笑话去讲了也会在怒不择言的时候对孩子这么说了,但这句拙劣的威胁带给内心的影响,可能远比你知道的深远得多。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所有与讨好型行为模式有关的观点和感受,全都集中体现在林林总总地试图满足他人的行为之中,即使这样做代价不菲。为了满足别人的想法,或者你以为那是他们的想法,你可能会去重塑自己。许多关于向外界寻求认可的人,他们做过许多要么非法,要么违心,或者是与自己的个性不符的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获取别人的爱,赢得他人认可。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起初并不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但我们一定有类似的经历,至少在某些时刻,试图满足他人的想法、以寻求对方的认可。从这个角度讲,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讨好别人!《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一书的作者米基·法恩认为,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别人的爱”:因为相信“如果我没有做别人喜欢的事情,TA就会离我而去,我将不再被爱”——童年那句“你再……我就不要你了!”带来的烙印,就是这样被刻在了潜意识深处!

感觉不被人爱的一个不容易察觉、但却很普遍的原因在于,照料者所给予的爱不够丰沛,且是给予孩子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值,一旦孩子无法满足这一标准,照料者就会将爱收回。

或许你会为当初的父母感到不公:他们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但并不等于他们给我的爱不够多啊,他们要求我满足他们的期望标准,不也是为我好吗?但是,即使已经可以理解父母当初的良苦用心,当初因为“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才会被爱”的认知却已经刻骨铭心。

也许你会为自己抱不平:我可没对孩子说过“再如何如何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而且非常注重保护TA的安全感——就像阿洁那样,不仅自己很注意,而且很反感其他人对孩子这样说。可是,没说过这样的话,就等于你没有要挟过“收回爱”吗?

依然以阿洁为例,虽然很少打骂孩子,但她也承认自己会在某些方面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严厉。“我很在意孩子的作息规范,经常会和他在是否按时吃饭、按点儿睡觉方面有冲突——这也是我和公婆一个重要的矛盾点。他们晚上睡得晚,十点多了还和孩子玩得很兴奋,还说‘反正还不上学,明天早上多睡会儿就补回来了。’规律作息在他们那儿就是个笑话!”作为应对,阿洁的做法是,如果晚上九点孩子还没有按时洗漱,她就会自己洗澡睡觉;即使孩子追过来要她帮忙洗漱,她也会冷着脸拒绝:“我必须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下一次他才能记住。”

在很多情形下,爱都是有条件的,父母收回爱的形式多种多样。一些家长会用尖酸刻薄的言辞百般羞辱自己的孩子,哪怕对一些小的行为差错也不依不饶,对其施以严厉,有时甚至可称虐待的处罚;在孩子不听从命令的时候,有的家长只是不再表达爱意,有的家长甚至会悄然将自己与孩子隔离开来。

是的,作为“科学育儿”的推崇者,很多父母都已经不再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但我们内心对孩子的期待却并没有因此减少,要求的标准也从未降低,和说着“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的长辈们一样,我们一直在用“收回爱”的方式来控制孩子——虽然方式看似温和,但这种爱依然是有条件的。

正是因为爱,才会有期待;期待必然跟随着要求;而”收回爱“似乎是让孩子达到要求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但这样做却让孩子相信,我必须达到某种要求才能够得到爱——原本与生俱来的爱被“淘换”成了“需要交换才能得到的砝码”,这个循环看上去让人绝望。

我的绝望谁来陪?

你或许会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在于渴求爱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对这种渴求如何应对,在于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在自身足够努力变得值得人爱以后,这种爱就可以获致。

如果我们能坦然面对与生俱来的内在之美,以及我们自身对于爱的深切渴望,我们就能修复受伤的心灵,意识到我们所需之爱其实已然存在于自身。通过深入开放自己,我们可以给出爱,有时甚至是无条件的爱;能够接纳我们所得到的爱,并在其中找到快乐,不管这种爱是否有条件。因为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坚韧,不再哀伤自怜,所以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他人,无须在他人身上找寻证据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无条件的爱”,这个词语听起来多么美好,却遥不可及。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表现得更好,只要是把幸福的可能寄托在“得到”上,就等于把幸福的遥控器交到别人的手上——即使这个“别人”是父母——且不说有多少父母真能做到,就连对它的理解,恐怕都没有两个人能达成一致。

事实上,我们得到的爱大多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今天已经完全能够理解父母当初的良苦用心,“担心不被爱”的恐慌依旧刻在我们的骨子里,如影随形;但我们也都确实的得到过爱,无论它附加着怎样的要求,都曾带来真实的快乐和温暖:“爱”和“条件”,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同时存在。因此,破解绝望循环的关键,不在于纠结得到的爱有无条件,而在于把思维的关注点从“别人如何对待我”转向“我如何对待自己”。

正如作者所说,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之美”,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被关注、被赞美,就是在主动的把硬币“爱”的一面朝上,剥离掉附着其上的条件和要求,让自己看到爱、坦然的享受爱——此时,我们“所需之爱其实已然存在于自身”;当然,你也可以只看到硬币“条件”的一面,无论是对父母产生“为什么你做不到”的不满,还是得出“我做得还不够好”的推论,当耿耿于那些“不纯粹的交换”的同时,都已经在将得到的珍宝弃若敝履。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话听起来已然刺耳,但我们早已长大。不再受它要挟,不是因为翅膀硬了,而是因为心灵更加坚韧。

看到“爱”还是看到“条件”,这是你的选择;而爱,一直都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