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

但求努力,不问前程——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2023-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胖哥记录生活

故事讲述的是高适与李白的一生,有两条叙事线,一条是边关战役线,一条是高适和李白的友情线。

开场,高适云山城兵败,退守卢水关,朝中程公公持节而来,开口不问战事,而问高适与李白的过往,回忆正是开始。

通过高适的回忆,展现了高适与李白相识、相知、相敬的过往,同时也是两人一生成长的缩影。

两人相识于少年,高适木讷笨拙,李白浪漫聪慧,两个性格毫不相同之人,却因有着报效国家的共同志向,开启了一生的友谊。

此时两人,一个欲凭一身武艺一展抱负,一个想凭诗赋才华搏取功名,结果双双吃了闭门羹。

遇挫之后,高适选择回乡,发奋读书、习武,而李白选择游侠四方,继续展现他的诗赋才华,以期获得伯乐的赏识。

转眼十年,少年变壮年。

高适绝了请人举荐的念头,转而投奔行伍,欲在沙场搏杀功名,然而高适在军队里,也未能如意。此时的李白,因诗文已名满天下,但他却因父亲的去世,失去了经济支持,不得再挥金如土,浪漫豪情。

二人再次遇挫,高适仍旧选择回乡,种地、读书、练武,而李白选择了赘婿豪门,以期改变出身,有谋取功名的机会。高适对李白的选择是持反对意见的,而李白没有听取高适的建议,此时,李白还萌生出了寻仙求道之心。

时间又过了十年。

再次同框,李白大腹便便,醉意熏熏,高适身体矫健,眼神如初。

二人此时年过半百,仍旧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两人对寻求功名已经绝望,李白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寻长生之道。高适选择去哥舒翰帐下,做一名书记官。高适说,虽不能征战沙场,但百年以后,见到祖先,他仍可以自豪的告诉他们,自己用一笔一画,也驰骋了疆场。

时间不紧不慢,生活无波无澜。

就当两人已经认命,准备就此了却余生,命运却不允许他们平淡地谢幕,安禄山造反,把两人彻底推向了不同的境地。

高适被火线提拔,成了一方节度使。而李白,不只是有意还是无知,加入了永王的麾下,永王造反兵败,李白被流放夜郎。

影片的尾声,开场的战役也来到了关键时刻,原来高适兵败是假,诱敌深入是真,以计胜敌,功成身退。

纵观二人一生,高适大半辈子黯淡无光,但他矢志不渝,无论是处江湖还是居营帐,一直不忘报国的信念,最终在即将谢幕之时,绽放异彩,成了唐代诗人当中,功勋最卓著者。

而李白,出场即巅峰,一生为寻求施展抱负,费劲心机。然而,诗赋上的才华不等于治国理政的才华,晚年投奔永王,足以印证李白在政治上的无能。而且,李白虽然天赋异禀,但他一生学得太多、太杂,而且所学皆为谋取功名,一样不成就换另一样,最终,走到生命尽头之时,仍在出场的巅峰,未进一步。

作为普通人,当学高适,一生专注一两件事即可。但求努力,不问前程。

(真正的历史,未探究竟,李白在历史上无疑伟大的,以上只是电影的观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