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

2023-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董筱北

我觉得自己是有拖延症状的,某件事经常拖到不能再拖才开始做,于是内心很焦虑。然后开始反思,为啥这件事我会选择拖延?

每个周日上午是读书会学习时间,我发现自己成了踩点到的典型,于是我开始觉察自己的心。我发现,我来读书没有遵循我的心之所向。我喜欢读书的氛围,但我不愿意去分享。看到书友们针对书中的内容,夸夸其谈,论据引申,我感到自己很浅薄,大家都在讨论,如果自己不得不敷衍的讲两句,就觉得很尴尬。

深层次的分析,踩点来的心理,其实是一种对抗,也有攻击的心理,这是潜意识的表达自己不满意的心理,只是自己很少察觉。

每周读书后老师要求写读后感,100字以上就可以。我发现书友们提交读后感越来越滞后,最后发展到读书前几分钟才匆匆完成。为啥?心的对抗。心不想写,因为规则又不得不写。于是用这种无言的抗争攻击老师留的作业。

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事情,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他只是一种表象。就如拖延,表面上是懒散,实际上只是用懒散的表象来掩盖内心的不满。

其实,这种不遵循心的指引去做事,内心是非常不舒服的。如此,时刻觉察自己,感于袒露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才能看到你的需求。拖延症自然而然会好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