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才能看清前路
------《东京奇谭集》读后感
来自网络《东京奇谭集》是我看的第一本村上的短篇,却比任何一本曾经读过的村上的小说都让我很惊艳。奇怪的故事,流畅的叙事,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既没有莫名奇妙,也没有冗长拖沓。简洁,利落,俗世里微微地猎奇之外,还仿佛明白了不少道理。但最奇怪的,是这次不由自主地留意到故事中人物的职业。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毕业于钢琴学院的调音师。家里人都期待他成为一个钢琴家,但他很早就发现自己的耳朵比手出色很多。作出决定的过程对他而言非常的简单:手更灵巧的人有很多,但很少有人比他耳朵更灵敏。于是他想着,与其当一流钢琴手,不如当一流调音师。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失去儿子的母亲。高中时才开始谈钢琴,却能无师自通地流畅弹奏。无论什么旋律,只要听过一遍就可以马上转换到键盘上去,甚至能自发找到相应的和弦。但是她发现自己只擅长于准确模仿,却无法独立创作,甚至都不习惯读谱,于是明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成为职业钢琴手。然后,她明智地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来谋求生计。宾馆、咖啡座、夜总会、钢琴酒吧,她都能根据场上气氛、顾客层次和所点乐曲,以任何一种风格演奏。30岁左右,便独自开了一间爵士乐酒吧。
第四个故事, 有一位神秘的女子,原先是证券公司分析员,但她很清楚那种工作不适合自己,于是勉强做了三年就辞职了。她喜欢高处,从小就喜欢爬高,于是去做了擦窗工,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经营专业清洁高楼玻璃窗。她说,“置身于高处是我的天职。其他职业脑海中浮现不出来。职业这东西本来应是爱的行为,不是权宜性的婚姻。”
这些人,包括选择写这些人的村上,似乎都能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与定位,并且能根据这个判断做出明智的选择,于是找到一条托身于这浮世的生存之路。反观自己,不由地茫然而又惭愧。仿佛一直在随波逐流,浑浑然走到现在这里,既不知从何方来,也不知往何方去。
年少的时候,也觉得对自己很了解。即便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至少清楚自己不要什么。曾经在学校里做老师,但无论得到多少肯定与赞美,内心深处一直想要逃离。围墙内太逼仄,生活工作都太千篇一律,前方一眼能看到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生那么多可能,我也想去试试。
后来,我考了复旦的研究生,出来了。以为人生可以重新洗牌,从此可以开始另辟天地。研三的时候,开始焦头烂额地找工作。同学聚在一起,似乎也从来没有人问你最想做什么。模模糊糊有方向,却都不甚清楚,也不敢执着,怕受挫后打击太大。现实很残酷,大家都只问可能,不问理想。但似乎都有底线。比如我,绝不当老师。最要好的同学,在报社实习过一段时间,一直说,绝不当记者。但某一天,她忽然说,我觉得,最后的最后,我可能还是做了记者,而你依然去当了老师。
一语成谶。 不是没有尝试过转换职业,但朝九晚五的工作连一个月都很难坚持。每每连早上起床的动力都找不到。最后还是站到三尺讲台前,即便从教中文转到都英文,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只是现在虽然托身于培训中心,却依然是学院路线。学生大多是高中生及大学生,时不是跟我说像高中老师,或者大学老师。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觉得此身如在监狱。但正如我最爱的《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监狱里呆久了,会被体制化。最后在自由的空气里无所适从。
我是不是应该后知后觉地认清楚,抛开喜欢还是不喜欢,其实我就是适合作一名老师?记得我爸刚开始学电脑或者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一有问题有喜欢来问我。他每每都跟别人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教我都听不懂,学不会,我女儿教一遍我就懂了。。。我是不是早就该有这个觉悟,其实我的位置,就在那里?我来世上一遭,也许并不是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而是把已有东西的传递给后来者,帮他们成为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于是我也便获得了生存的价值。
然而,对于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也能自由而执着为之努力的人,依然满怀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