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征文|从无所爱到无所不爱只有死路一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杀死比尔》看到第十章,当黑蛇和女儿相见,一家人相聚,有那么几分钟,我是多么希望来一个大团圆结局。黑蛇和比尔为了女儿握手言和,从此一家三口过上幸福的生活。若我这样向昆汀提议,他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抽刀砍下我这颗愚蠢的头颅,提在手里,质问它:“一个无力维护自我的人哪有资格得到爱与重生?”倘若黑蛇在此处妥协,那么她永远也不会迎来她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刻:电影结尾时黑蛇瘫软在浴室的地上,涅槃重生后喜极而泣。
既有新生和重生,便有死亡和代价。比尔之死,是为了给新生让路,是作为黑蛇重生的代价。
作为这部电影里刺客组织的头目,比尔几乎没有出手杀人的镜头。他打黑蛇的那一枪,也只是露出恍惚在梦境中的一个黑乎乎的枪管。当然,他能走到这个位置,手上沾的人命自是不计其数。而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历经沧桑之后,儒雅、睿智、威严、从容的老人。即便这个老人没有别的优点,那他讲故事的本领也属一流。他一开口,你就自然而然地竖起了耳朵,要聆听这一番教诲。
他被黑蛇的五指穿心掌击中,他对黑蛇说:“你是个了不起的人,是我最喜欢的人。”原文用的是“person”,因为此处的“人”不是指男欢女爱的那个人,而是哲学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那个“人”。既然是最喜欢,他也希望自己能变成这样的人,纵然变不成,能死在这样的人手里也是欣慰的;能成全这样的人,他也愿意牺牲自己。
四年前,他冷酷地用一颗子弹射穿了黑蛇的头颅。四年后,他叫停了对黑蛇的第二次刺杀。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天意昭昭,他突然意识到:黑蛇,他所培养的这个杀手是比他自己还要强、还要好的一个人。他不能卑鄙地谋杀她,就像谋杀自己一样——摧毁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无异于自杀。
电影结尾部分,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要玩老谋深算的把戏,比尔有一万次机会可以杀死黑蛇,但他没有那样做。天道轮回,比尔似乎触摸到了生命的本质,勘破了生死的奥秘,他愿意成全黑蛇,愿意把四岁的女儿——他生命的延续,交给这样一个“他最喜欢”的人。
无所用,无所不用
又要引用《天道》,有啥办法呢?这是我的最爱。
“透视社会依次由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知道这些又如何呢?”
“无所用,无所不用。”
这是《天道》里丁元英和芮小丹的几句对话。在此,我要大声称赞国家彩票管理的相关部门。因为今年他们把各省的时时彩——快乐十分改成了快乐二十分。这一调整赶走了无数啸聚彩票店梦想“发家致富”的彩民,解放了无数的生产力。一个热衷于此的彩民,如果他明白,他是被侥幸心理所左右,被多巴胺控制,他依然可能会沉迷,但他很容易抽身。而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天泡在彩票店的彩民,他不到倾家荡产、不到妻离子散就不会罢手。渴望救主救恩,渴望天上掉馅饼,这文化还不够弱吗?唯有勘破,才有改变。因为懂得,所以热爱。
无所爱,无所不爱
有人说,爱是不讲逻辑,不问缘由的。我同意前半句,不同意后半句。小孩子的爱很单纯:你爱我,我也爱你;我心里有了爱,我也会爱花鸟虫鱼。成人的爱要回归这样的单纯,就必须穿透心理、欲望、逻辑、生活的重重迷雾。当然也有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生一个孩子。
随便打开一个网站或者社交媒体,各种花式的爱情铺天盖地、张口就来的轻浮不绝于耳。用周星驰的一句“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就格挡掉了所有对方对自己的追问和自己对自己的叩问:“我为什么爱这个人?”
比尔从四岁开始就为金发女郎着迷,《洛丽塔》的主人公因为幼年的女友死于12岁便只喜欢12岁左右的小女孩。这就是缘由。黑蛇背叛比尔是出于对肚子里的小生命的爱与尊重。面对新生,一个人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糟糕和苍白。这大概就是各种产前、产后抑郁症真正的原因所在吧。
比尔,一个在丛林法则里磨练出来的顶级杀手、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要说他心里充满爱,恐怕鬼都不信。他是无所爱的。所以昆汀给他表达情感的台词是喜欢。但如果比尔死之前对女儿说:“爸爸爱你。”我是相信的。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爱。这种爱让他觉得他会成为女儿的拖累——一个无爱的人在情感层面就在不断占用别人,就像一个没有人生的人在不断占用别人的人生一样。电影中关于金鱼的故事揭露了比尔内心无爱的恐慌:和他生活在一起,女儿不明所以地杀死了一条金鱼。所以比尔要给女儿让路,让她生活在一个有爱的世界,让那个比他更强、更好、更有爱的黑蛇伴她长大。他为此牺牲了自己——从无所爱到无所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