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爱写小说文章精选谍影重重

解救“孔明灯” 第一章 细雨洪城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19人  摇摇摇到外婆桥_

细雨蒙蒙,笼罩着整个火车站。小小的洪城火车站,灰突突的一片,除了来往轨道,和很普通的站台以及简陋的棚子,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孔旻颖提着黑色的旧行李包,帆布的布包磨损的已经几乎不成样子,可她还在用。她的所有除生活必需的工资,都悉数寄回了家中,可是,她的妈妈,又拿这些钱,做了什么。

她撑起伞,在雨中黄昏里行走着。鞋子是布面的,她在有些凹凸不平的水泥路上走着,水花溅起,打湿了鞋袜。

火车站外的公交站台,冷冷清清,她一个人站着,站在雨中,打着伞。

这把陪伴了她整整四年的伞,虽然上面的印花都掉了漆,但依旧算得上新,看得出来,她保养的很好。这是那年她去城里上高中时,妈妈给她买的。妈妈说,城里面会有好多有钱人的孩子,怕他们瞧不上她,要给她买把好伞。

妈妈很苦,苦了一辈子了,好不容易把家里混到温饱混到勉强小康,却因为一个网友,又落回无边苦海。

“旻颖,你到了吗?”

手机屏幕跳出来一条微信消息。

“到了。”她回复。

“切记,所有我们的人,都不要实名存在于你的手机通讯录里。”

她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然后忽然发现此时此刻她是在微信聊天,随即自嘲一笑,点击对话栏弹出输入法——“好。”

其实,她可以把他们都删了的,自小天生强大的记忆力,使她能对自己手机通讯录里的每一个手机号烂熟于心,记在手机通讯录里,不过是打起来方便而已。

一切安排妥当,除了微信保留,其他的,她把那些个推销电话挨个儿存进了手机,备注各种都有,似乎,有一种想折腾死到时候那个要翻她手机的人。

她轻笑,关掉手机屏幕,看向窗外。

她生于沛城的华阆县,离现在所处洪城约摸两百公里的样子。她的妈妈是华阆县下面一个名曰岸映村的村子里的普通农家女孩,什么都不懂,十六岁那年就上县城来打工,十七岁的时候结识了她的父亲柳安华,生下她不过十九岁。

据她妈妈邓育晓描述,她生下来时她亲爸柳安华高兴了好多天,翻遍字典给她取名,最后唤作柳旻颖,“旻”意为天,想要她自强自立,自己做“天”。本来柳安华觉着“柳旻”就可以了,但是仔细想想,这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的名字。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在后面加了一个“颖”字。“颖”自然就是聪颖,希望她聪明,说来也可笑,不聪明,怎么做“天”?

她三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着邓育晓。亲爸柳安华和邓育晓一离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抚养费什么的,也一次没给过,当然,那时候邓育晓也不知道这些,初二就辍学在家的农村姑娘,并不了解法律。

母女俩相依为命了十三年,邓育晓三十五岁那年,又结识了一个男人,就是她的继父孔蓝,随后二人结婚,她改姓随继父。一年后,二女儿孔倩倩出生,为了家中生计,刚出了月子便重操旧业继续给人做钟点工。

沛城那儿前后鼻音不分,孔旻颖之名三个三声的字儿本来就不好念,这下更不好念了,孔、“冥”、颖,所以如果把“颖”字去掉,她的名字就跟“孔明”一样的音。而她妈妈又姓“邓”,所以孔旻颖就多了个外号儿就“孔明灯”,讲着讲着同学里就叫开了。后来,她就带着点儿自嘲的意思,把自个儿的网名干脆改作“孔明灯”,没错,就是那个被禁止不准放的,说会引起火灾的那玩意儿。

孔旻颖十八岁时,考上了京城的理工大学,虽然她知道早已多少有些积蓄的家里供得起她,但她依旧坚持要自己勤工俭学。每月除去必需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她一分都没留,全部都寄往家中,毕竟,孔倩倩将来还要钱念书不是。

大一那年的寒假回家,孔旻颖看到父母还在用那种最老款的老人机,家里唯一一部智能手机给了孔倩倩,孔倩倩打游戏,父母就在边儿上看着,直咂嘴。孔旻颖想,父母在家想必也是无聊,于是暗下决心,连同寒假,又省吃俭用在外头干兼职干了两个月,给父母买了部当时很时兴的品牌智能手机。

车上除了孔旻颖和司机,空无一人,遇上红灯,司机停下车,车不再发出轰隆隆的杂七杂八的响声,只有很轻的车辆发动机运转的声响。一切都很安静,她闭着眼睛,仿佛都能听到手中的伞上雨滴滴落,打在公交车地面上的声音。

邓育晓穷了一辈子,什么都省,孔旻颖呢,自然也陪着她省。所以这把伞孔旻颖一直小心翼翼地用着,有的时候风特别大,她怕把伞吹坏了,就不打了,同学问起,她就说自己没带伞,现在想想,也是可笑。

全家省吃俭用了这些年攒下来的钱,都被邓育晓拿去“做大生意”了,眼看着钱都打水漂,邓育晓还执迷不悟。

她真的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出于孝心的一部智能手机,竟把整个家都拖进了无止尽的深渊之中,一个交友软件,一个诈骗分子,贫穷了一辈子的邓育晓瞬间陷入了那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的连环骗局。她劝阻无用,去年暑假呆到一半儿就闹翻了,一气之下赌气回了京城,租了房子住,连过年都没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邓育晓一直都没联络她。

孔旻颖急了,联络了亲朋好友以为她出了事情——会不会是被绑票甚至是灭口了?她得到的答案却是——你妈妈好着呢!整天在亲朋好友里头传销,四处骗!你知不知道光亮就给骗去了,都不和家里联系了!我们现在都和她断绝关系了,我们真不敢去接触了!小颖啊,你也管管啊!

她当时一句话也没说,就挂了电话。

后来过了一个多小时,她睁着一双哭的红肿的双眼,回信给她的这位二舅舅:“二舅舅,对不起,我刚刚很没有礼貌地挂了您的电话。我刚刚实在不知道怎么回复了,我也没想到我妈妈这般不听劝。

“其实,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我已经一整年没有回过家了,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我妈。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就发现她身陷传销组织了,我怎么劝她都不听,执迷不悟。后来我就说,等她什么时候醒悟了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这一年,都一直在大学旁边租房子住,虽然钱还往家里寄,但是寄过去,我妈一次都没有过回信,仿佛石沉大海。

“我一年多在外,都没有和她联系,她也没有理过我,包括孔爸和倩倩,也都没有消息。我没想到网上说的竟然是真的,传销组织的人都会受传销组织里所谓的‘纪律’影响,断绝情感,不止爱情,包括亲情、友情。

“我没想到,光亮哥也去了,这么说来,我们家也对不起四舅舅。二舅舅,我想去看看我妈,她换号码了,您现在还能联系上她吗?”

这已经是第二年暑假了,她回到家中,发觉父母变卖了房产,她已无家可归。

她联系上邓育晓的时候,已经在她二舅家借住了三天了,联系上的当晚,她和二舅单独商量了两个小时,最终决定冒险,孤身来到洪城,去他们那个所谓的“工作”的地方。前路茫茫,即将要发生的,她没有想过,更不敢想,她必须走下去,哪怕等待着她的,是危险,是毁灭,她也只能走下去。

洪城地处偏僻,并没有高铁,只有很普通的绿皮火车能通。孔旻颖选择坐那种最慢的绿皮火车,不仅是因为便宜,更是因为她的确畏怕去到那个地方,她要用这拖延出来的六个小时的乘车时间,给自己好好做一番心理准备。

卧底?这种电视剧上的桥段,竟然要亲身去尝试。

她望着窗外被蒙蒙细雨笼罩着的简陋城市,看起来是这样的静谧,无害,又谁能想到,在A国,这是一处传销最为“盛大”也最为“著名”的地方?

她低头,从随身的包里面取出手机,点亮屏幕,解锁,点开电话界面,她静静的看着第一行被她置顶于第一行的电话号码,备注是三个字:邓育晓。

她的指尖悬在半空中,迟迟未能点下去。

可笑吧,和亲生亲养的妈妈同在一个城市,也正在赶往就去见的路上,即将见面,却胆怯得害怕得不敢通话。

她想见,却不敢见,因为现在的妈妈,早已不是曾经那个理智的令她佩服的女人了。

手机屏幕不知不觉中就亮了,“邓育晓”给她打来电话。

她抿了抿唇,点了绿色的接听键:“喂?”

“小颖啊,你啊到啦?”

她闻言一笑,这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每次放假,她从学校辗转坐车回家,每次都是在半路上,妈妈就会打电话来,急切的问询抵达的时间,就是这句话。高中三年,加上大一那一年的寒暑假,她都曾经听到过这句熟悉的温暖的话。

忽然,车子一个紧急刹车。

瞬间,她又回到了现实,反差之大令她险些落下泪来,她张了张嘴,却最终没有说话,选择了保持沉默。

司机破口大骂,猛按喇叭:“脑子进水了吧你!幸亏是碰到了老子,否则就赶着投胎去吧你!骑车的真是越来越胆儿肥了,真以为司机个个儿都跟我一样反应神速吗?”

“小颖?”妈妈在那头继续唤道。

孔旻颖忽然瞳孔极速收缩,她触电一般的把手机拿离耳朵,挂掉电话,这一瞬间,她满脑子都是自己心跳的咚咚巨响。

初一那年,她差一点被公交车撞到,是妈妈看见了,奔上来扑倒了她,她才免于此祸。

都是妈妈,她的脑子里都是曾经妈妈的影子,满满的都是,可为什么,为什么上天和她开了这样大的一个玩笑,让她的妈妈,不再是她的妈妈?

不知过了多久,孔旻颖缓缓的睁开双眼,拿起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妈,刚刚不知道怎么掉线了,想给你发短信又发现没钱了,刚充了一点,这才给你发短信。妈,这边公交车出了车祸,我得换一辆了,可能会晚,你不要等了,估计起码得半个多小时,马上饭点儿了,我先去吃一点。”

手机掉线,话费不足,又出车祸,同时发生,这样拙劣的谎言,孔旻颖从来没有想过会从她口中说出,更没有想过这样的谎言所要面对的对象,是她最信任的至亲,她的妈妈。

过了很久,那一端也没有回音。


《解救“孔明灯”》

前言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