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那些事儿
作为幼儿园老师,开学之始,一定会有家长有这样的疑问:
“老师,今天我回家问他,喜欢上幼儿园吗?他说,不喜欢。孩子是不是不适应幼儿园?”
“……”
“老师,我问她在幼儿园开心吗?她说不开心,是不是在幼儿园跟别人发生争执了?”
“……”
“老师,他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是不是在幼儿园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儿了?”
“……”
“我问她最喜欢哪个老师?她说喜欢*老师”
“……”
“老师。我家孩子喜欢被鼓励,被夸奖,希望老师多鼓励她,夸奖她。”
“……”
“老师,我家宝贝在幼儿园是不是没吃饱,一回家就说饿,在家吃了好多”
“……”
“老师,我家宝贝回家说***小朋友打他了,下不为例!”或者“我想看看是谁?这么厉害!”
“……”
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者要求,每个老师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所以我用省略号代替了。哈哈哈
首先孩子上幼儿园适应不适应,习惯不习惯,都不是用“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标准来衡量的。就像有人问你“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在跟一群来自不同家庭,不同价值观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只是相互影响。
幼儿园的这种生活,不仅带有家庭的温暖,更带有集体生活的特征。
对于孩子在集体中怎样生活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比如,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处理冲突矛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矛盾,冲突不一定是坏事);学会理解他人;学会等待;学会排队……
在家庭里的孩子和在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同角色的一个人。就像一个成年人有多重身份角色。
所以每个孩子的“喜欢”都会不同。
假设我每天给来上幼儿园的孩子一颗糖。那在家从没有被允许吃过糖而又非常想吃糖的孩子来说“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可以可以吃到家里吃不到的糖。
对于家人允许吃糖,家里又经常有糖的孩子来说,“就不怎么喜欢上幼儿园”了。
所以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在、放松的生活,就是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比如,能跟老师说出自己的需求;(想上洗手间啦;想妈妈啦;想再吃一碗;想让老师帮忙;等等)能在教室或者户外自在的玩耍;能吃能睡,等等。
说到“喜不喜欢上幼儿园”就说到了“你在幼儿园开心吗?”
我记得几年前网上有一篇文章叫“放学后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说的就是一放学你不要问孩子作业,要问他“今天你开心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吗?”
我句话,我亲测,无效!
当然可能孩子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
我问了我女儿这句话有两年的时间,到了她上一年级的时候,这句话更是问的频繁,后来我发现我女儿不怎么搭理我了,不像小时候老是跟我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有一天我让一个朋友问她,她说“我妈妈,每天都问我在学校过的开心吗?我没啥开心的事,我不想告诉她!还老是在我玩的正高兴的时候打断我,让我去吃饭。”(这是在控诉我,哈哈哈)
我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我的关心会给她带来烦恼。
后来我就没在问这句话了,但是我又想知道她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我要是问她“今天上的什么课?”跟“你在学校开心吗?”好像是同一种问题。
于是我每天都先跟她絮叨我的工作,我的想法。
然后再问她“你今天怎么样?”这句话就宽泛多了,这句话里她可以说一些她想说的,她觉得没必要说的就可以不说。
所以你问孩子这句话是想让孩子开心呢,还是不开心呢?
我们大人都喜欢看见孩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我们也得看见生活本来就是平淡、安稳的,哪有那么多的大喜大悲呢。老师又不是相声演员,天天逗孩子开心。
我倒是乐意当演员,但是通常都是当“奥特曼”这类超人类的人物;或者某一个把球当做西瓜的来卖的孩子,我就只能当“顾客”了。
接下来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不想来幼儿园了”,一听这句话有点吓人啊。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就“突然”了呢?为什么呢?
然后家长就把这个“球”抛给了老师,老师再三询问孩子,孩子终于说出“想在家看电视,不想来幼儿园”。
坦诚相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就不说,话里藏话,永远不能解决当下孩子面临的问题。
然后就是“我问他最喜欢哪个老师,她说喜欢*老师”哈哈哈
其实过了焦虑期,孩子不再需要特定的依附老师后,他会跟每个老师都有交集。
这句话跟这句很像“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你想让孩子说什么呢?当个小孩子容易吗?!
最后就是“多鼓励”,我敢说我我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鼓励孩子的机会。
鼓励一词的流行,也是网上盛行的“赏识教育”。
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喜欢这个词呢,第一这个词的态度温和;第二很容易就学会了,使劲夸孩子就行,不管“教机”合不合适。第三孩子好像也挺喜欢听的,好像很凑效。
但是你不知道过度的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带来孩子的自我怀疑。
鼓励不仅仅讲究“教机”而且还要恰如其分,不可敷衍了事。真诚的夸到点上,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没吃饱”这个事儿,得根据自己幼儿园的情况了,我们幼儿园是两餐两点,所以下午孩子会饿,就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没有晚餐,下午的加餐在下午三点半就吃完了。中间好几个小时,孩子肯定会饿。
还有一个情况是,在幼儿园里除了正常餐点,没有其他零食。孩子一回家看见零食,试问谁不想吃呢?
“孩子说被别的小朋友打了”这样问题,也算是个老问题了。站在家长的角度上,遇到这类问题肯定不能淡定,但是请您不要激动。冷静处理!
首先,要安静倾听孩子的叙述,千万不能还没等孩子说清楚就开始激动了。
然后,再看看孩子身上有没有伤,有伤的先处理伤。再打电话询问老师,是询问不是问责,每个老师都跟家长一样,都不希望孩子受伤。
孩子受伤老师也面临着幼儿园的责罚、家长“警告”和自身的自责。这其中的心酸让多少老师离开这个岗位,就不说了。
如果没有伤,也可以把事情跟老师描述一遍,老师自然会特别注意一下。
有的家长会问“那我怎么跟孩子说呢?就这样不了了之吗?”打回去?还是直接找那个打人的孩子?
千万不要直接找打人的孩子,这是有法律界限的,您也没有权利隔着老师去询问孩子。这对您的孩子也没有什么长远的帮助。
这时候最好的、最长远的方法就是利用绘本故事来告诉孩子,面对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以前我分享过一本绘本,《别想欺负我》里面有些方法可以交给孩子,这些方法我基本都试过,很凑效:
1. 对冒犯你的人,坚定地喊“住手”。
2. 突然大叫,给对方以威慑。
3. 快速离开。
4. 用狮子 老鹰一样的眼神盯着对方。
5. 把冒犯你的人当成空气,对他不屑一顾。
6. 勇敢说“不”!
7. 直接向别人求助(老师或成人)
(下面的适合稍大点的孩子的孩子)
8. 和其他人联合起来。
9. 将愤怒吼出来。
10. 和大家一起制定游戏规则。
11. 邀请对方参加大家感兴趣的比赛。
12. 告诉冒犯你的人,他这么做很卑鄙,不够光明正大,是个胆小鬼。
13. 唱让人振奋的歌。(这个也适合给怕黑 的孩子)
14. 随身携带一个写满自己优点的小本子。
15. 愤怒时找人倾诉。
16. 在内心寻找并铭记自己最为宝贵的一个优点。
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家长更不要轻易定义自己孩子“被欺负” 我们总是怀着受害者心理或者弱者的心态,所以注定过弱者的生活。家长要知道: 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在交往 冲突中发展起来的。
抱怨孩子总“被欺负”前,想想自己是否通过 示范 、 游戏 、 故事等形式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 、社会性等。如:语言表达、运动能力、主动接近别人的方法(会介入)、谦让、分享、同理心、坚持权力、妥协等。
孩子间有冲突时,要求孩子睚眦必报或是一味忍让,都是在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人的力量来自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引导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不受伤害才是第一位的。
小班孩子在过了焦虑期后,注意力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玩具时,是最容易出现抓、挖、咬、推这样的肢体冲突。
好啦,这周就到这里啦,原谅我发晚啦,周五太累了!(为自己的懒散找个理由,哈哈哈)
春天来啦,祝大家有个好心情!下周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