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心里话
登录社保网厅系统,显示以过期,导致无法正常办理业务。立即拨打客服询问怎么缴费,随后客服发了缴费链接,我按照操作流程缴费。
过了半小时,网厅还是不能用,又拨打客服电话,客服让我把缴费截图发到指定邮箱,审核后就能使用。两分钟后收到邮件提醒,网厅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登录后还是无法使用,又询问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还需要下载新驱动。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共拨打4次电话,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一气之下,我在满意度调查环节,给出了差评。
客服每天不知道要接听多少这样的咨询电话,他们已经把缴费流程熟记于心,认为是比较简单的事。在回答咨询时不免有些敷衍,回答问题可能不全面、不准确。对于熟悉软件性能、悟性高的客户,有可能一次性解决问题,而不熟悉软件功能、业务水平一般的,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客服认为自己的解释对方听明白了,而没有确定咨询者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来验证解答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盲点现象。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比如,有时写读书心得,却与心里想的不一样,需要多次修改才能与心里想要表达的想法基本一致。
再比如,有一次我与妻子外出办事,快到饭点儿还没有回到家。妻子打电话告诉女儿说,你再等一会儿,我们就到家里。妻子放手机告诉我说。
“咱们马上到家了,女儿还让转20元点外卖,给钱不给。”
“你没有说清楚,到家后一起去饭馆吃大餐,她就不会点外卖了。”
“回到家,不就是在一起吃饭吗?”
“你再打电话,说清楚一起去饭馆吃饭,看她还点外卖吗?”
“女儿答应一起去饭馆吃饭,不点外卖了。”
“这就是没把话说清楚,引起的误会”我回了妻子一句说。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里想的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心里话,或是说的不全面、不准确。总认为自己说的够清楚了,别人已经听明白了,而不去进一步确认人家是否真的听清楚了,是否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发生误解。
因此,在与他人沟通时,尽量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对方的反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反过来想想,如果有人轻意向你许诺,或者说什么话都不加思索,那他说的不一定是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