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欺负落泪,当父母的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被欺负了,当父母最正确做法的总原则是:如果对方是同龄人,要先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对方是年长者或者成年人,要进行直接干涉。
这两种情况孩子的心理基础和对以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当对方是同龄人(相差不大)的时候,无论是孩子们认识不久,还是老相识,他们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
虽然我们的力量、智力和能力与成年人相比是有差距的,但在这些方面,孩子们自认为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很小的。
当然,如果到了明显意识的程度,那孩子通常表现出自卑,这就是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了。
因此被同龄人欺负,向父母求助,往往是因为孩子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这只是对出现的问题的茫然和无助。
因此,父母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应该提供可操作的解决办法,让孩子自己先去面对当前的问题。
与同龄人的矛盾问题,跟我们大人在社交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差距,但这不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因此是同一个台阶上“平等”的人。
如果孩子一哭,父母就直接界入,去训斥别的孩子,这会让孩子失去了处理社交问题的机会,形成了习惯,一旦脱离父母,社交关系将变得非常差劲,起初表现在和同学的关系上,以后表现在和同事的关系上。
况且父母的直接界入,对另一个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了,哪还管别人的孩子?这话当然没错,但是在这里我们寻求的是孩子一个整体的成长氛围,以及是以自己孩子为本的基础提出的建议。
毕竟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才是第一位的。无论这是出自爱,还是自私,都无可厚非。
如果欺负孩子的人是年长者或者成年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直接干涉。
因为对自己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明显的意识到在力量、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了,这个时候他们的哭泣,是对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无助和恐惧。
有时候,他们知道他们是对的,并且知道解决办法,但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去据理力争的勇气了。
此时最重要的是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感。以前看过《小鬼当家》的系列电影,印象颇为深刻。
作为影视剧,它体现的是孩子的勇气和智慧,但勇气和智慧可以很好发挥的基础是没有恐惧。
有些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就是考不好就是这样的情形,因为他们太在乎名次,或者害怕考不好会受到父母的批评的恐惧心理,影响了能力的发挥。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孩子被年长者或成年人欺负了要斗智斗勇,而是说我们不要有恐惧心理,后者永远是前者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中,父母此时的直接干涉,可以很快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因为父母的表现,能让孩子意识到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还有最后的杀手锏。
上诉两种情形,在孩子的成长中可能交叉出现,因此也需要变换这方式解决。
不是说孩子被同龄人欺负的时候一定要强制孩子自己去解决,同时,也不是说被年长者或成年人欺负父母就一定要直接干预。
而是通过孩子向我们陈诉来龙去脉的时候,搞清楚到底是孩子对问题的不知所措还是恐惧,前者是方法问题,后者是心理问题。
单一的解决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失望。依赖是孩子思维得不到锻炼的懒惰,失望是孩子持续的恐惧心理得不到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