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泡沫(四)--金融危机的引爆弹
任何重大的错误和人为灾难,都是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之后产生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可以归纳于下列几个概念的混合作用。
次级贷款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称次贷危机,其最根本的起源就是来自于次级贷款(subprime loan)。
一般的商业银行会根据个人的信用评级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贷款的利率、是否征提担保品以及其他授信条件。信用良好的人,银行可以很放心地用低利率借款给他,且不要求对方提供足够额度的担保品作为抵押(之前讲到过,抵押就是银行有权利在我还不出钱的情况下,拍卖我的财产)。
信用很差的人(比如没有稳定工作、负债太多、或是过去有过违约纪录等),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是不愿意借款的,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银行却大量借款给这些信用很差的人,为什么?
因为在2000年-2006年之间,房地产市场非常繁荣,房价一路飙升。不管你多穷,只要你拿手头上的房产做抵押,银行也愿意借你钱,因为在银行心中,也认为房市会一路向上,借款人违约时,银行反而可以透过用市价拍卖房产,获得更高的收益。
对于借款人而言也是一样,房价一路飙升,我得赶快借钱买房才能赶上这一波上涨的热潮啊,看到别人都在赚钱而自己没赚,比亏钱还难受。
金融危机的起手势,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流通在外的次级贷款。
资产证券化
房屋贷款是长达至少20年以上的贷款,虽然每个月都会还本付息,但要等到20年以后才能收回本息,这对资金快进快出的银行而言,收钱的速度太缓慢了,有没有更快的方式能够先把钱拿回来?
银行家们想到了一个方式,就是把手上的应收债权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证券,发行出去,让社会大众有机会分一杯羹,也同时把自己的风险给转嫁出去。而因为次级贷款的利率比起我把存款放在银行的利率要来得高,所以也吸引了不少人投资。
这种分散风险的方式跟保险很像,本质上来看其实是银行风险管理的ㄧ项优质工具,但为什么最后会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银行让每个参与投资的社会大众承受一小部分的风险,并给予相对应的风险溢酬,把原本由银行单一个体承受的巨大风险分摊出去了,而银行得到的资金也能够再拿去做更有效率地运用。
既然风险被分散掉了,每个投资人承担的风险也很有限啊,怎么还会产生之后的危机呢?
资产证券化真的把风险分散掉了吗?
系统性风险
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风险的买卖。风险分为两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属于单一公司、单一产业的风险,比如半导体产业跟纺织业的景气循环不太一样,风险属性可能也不同,一家保险公司如果同时向半导体产业与纺织业收取保费,来因应其中某一间公司在特定时间点发生火灾的损失,就是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在同一时间点发生火灾。
但如果保险公司向上述这些公司收取地震险,承诺当有大地震发生时,我要支付这些公司所发生的损失,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行的。因为我向同一个区域的公司收费,事故发生时所有这个区域的公司都蒙受损失,保险公司是没有办法理赔的。
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前,银行家们一开始也是抱持着对单一市场单一领域做风险分散的概念:市场集中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看起来足够细分。
但银行家并不因此就满足了,他们想,我如果想办法把证券化资产的风险降得够低,但又能够维持与垃圾债券相同的利率,我的产品看起来不是更有吸引力吗?
于是他们引入了资产池的概念,把次级贷款进一步打包,把评级AAA的产品跟B级以下的产品打包在一块,分售出去。ㄧ层一层打包出去后,连银行家自己都搞不清楚资产包里有哪些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