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姜文:不是你没看见,是你不懂!
今天,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北洋三部曲”终结篇《邪不压正》。相比《一步之遥》中热闹的上海,大雪覆盖下的北平是隐忍而落寞的。姜文对于繁琐历史的处理一向是严谨而隐喻的,面对冰冷而荒诞的史实,姜文的表达方式依旧是晦涩而张弛有度的。
不是你没看见,而是你不懂。你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多少?
这句台词来自于姜文导演2007年上映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姑且让我们用时间来贯穿姜文目前所有的作品吧。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jpg
北洋三部曲
1912年到1928年的北洋时期,姜文用张北海老先生笔下的北平改编的《邪不压正》作为开端,到改编自马识途的小说《盗官记》的《让子弹飞》川西土匪粉墨登场,再到十里洋场的舞台中央上海《一步之遥》华丽上演,北洋三部曲可谓一曲比一曲畅汗淋漓,让现在的很多年轻观众产生错觉,大呼看不懂。
image《邪不压正》里的北平
我们很多人把北洋时期直接当做民国,所以总会觉得隔得远的朦胧美。历史时势的荒诞和黑色幽默,以及民众心中的信仰几易其主。
于是就有了,历史人物杂糅到北平这个环境中的《邪不压正》,如果你知道民国为父报仇的侠女施剑翘刺杀大军阀孙传芳,你就会对周韵饰演的巧红多一些了解。
如果你对历史上梁启超被协和医院的医生摘错好肾导致死亡,你会为这个荒诞的事笑出声来。
你会看明白,电影中对爱写日记的蒋介石辛辣的讽刺,对张自忠将军的救赎,以及蓝清峰这个人物角色中杂糅着对周总理的崇拜,也有人认为是张北海的父亲。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太祖又一次登场!还记得《让子弹飞》里张麻子的画像吗?
image明太祖
此时的北平成了大擂台,各方人物粉墨登场。东交民巷里英、法、美、俄、日、德六国正在密谋着怎么分一杯羹。八大胡同里依旧夜夜笙歌。于此同时,众兵匪杀到紫禁城,撞见宫门口一群夹着铺盖卷的老头子,正朝着皇宫磕头高呼万岁。这是刚被溥仪赶出来的太监,刚刚从宫里领回自己的命根子。兵匪一冲,老太监东倒西歪,包袱里的命根子掉出来,滚得满地都是。帝师庄士敦送给溥仪一辆自行车,溥仪打算骑着它走出紫禁城出去看看。
image溥仪骑自行车
而城外的农民被土匪打了,就干脆入伙。土匪又被当兵的打了,就换上军装当兵。有人说要立宪搞共和,一转脸就换上了龙袍要登基。有人抽大烟上瘾,躲在八大胡同里醉生梦死。
赛二爷来了,女学生开始搞女权运动,男人们更相信暴力,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以流血牺牲宣告失败。这些混乱以更大的战争代替。
image七七事变
姜文的电影里,用零零碎碎的镜头画面和语言描述着当时的北洋时期。有些遮遮掩掩,欲说还休,怕是有些难言之隐。
姜文个性化的视角下,说出了当时老百姓想听到的话:公平、公平、还是TM公平。
土匪张牧之所处的民国,已经病入膏肓。刘都统的大腿是靠鸦片和贩卖人口维系着财富和权利,百姓是鱼肉,迷茫和麻木地盼望着他们的青天大老爷,于此同时蔡锷将军第一次义举失败,病逝在日本。孙先生靠着华侨和日本人的钱财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故事里有土匪,有县长,有豪绅,三方打成一团,表面对立,实则同源。看似理念不同,实则殊途同归,都是在抢夺老百姓的信任和资源。
image麻匪什么时候都是要剿的
角色之间相互冲突,边界模糊,随时都有可能能置换身份。《让子弹飞》麻匪当官的戏剧冲突,就可以理解为社会角色的混乱。
马走日所处的十里洋场,让《一步之遥》看起来极尽浪漫和荒诞。以民国大案闫瑞生刺杀妓女案为开篇,讲了各方势力交织下的角逐,武七忙着洗钱,妓女花魁完颜英听信当真了一场潜规则大选,竟然看到自己心里的真善美,非要嫁给马走日,袁大头忙着娶老婆和占地盘,项飞田在法租界呼风唤雨杀了多少嫖客。魔都名角王天王颠倒事实黑白的上演着舞台剧,来赚取一些铜板,和取笑一群麻木的看客。而相信赛二爷的武六爱上了本性不坏的马走日,上演了一场大逃亡。最后,想说实话的马走日死了,自己矛盾了。黑白颠倒过来,大家却不愿意看。他怀着对武六的期待死了,他必须死。
image马走日被枪毙
北洋三部曲终于落下帷幕,我想姜文会抽上一根雪茄,沉思上一会儿,然后喊上一句:讲究。”此时,北京的高楼投射出几缕阳光打在姜文脸上。
姜文之所以迷人,是他首先尊重自己,然后尊重每一个观众。他在接受许知远《十三邀》的访谈里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聪明。都有能力。”这或许就能解释他为什么拍《鬼子来了》。
在面对日本侵华战争时,我们的百姓更多的在忙着生计,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们的意识里,总觉得我对你顺从,你总不会杀我吧。于是,马大山的头砍掉了,还眨眼睛, 还眨巴眼看着一群围观的大笑。于是,它被禁了,观众没看到。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姜文东西奔走,但还是无济于事。他叙述的方式开始拧巴了,他的电影语言让有些人看起来晦涩了。
姜文一直有一颗孩童的心,赤子般热忱地爱电影和让人禁不住想跟着他做点事。
许知远采访姜文,问他你是对历史迷恋吗?姜文说,历史对你来说,是一个可以借助的东西,但你表达的一定不是历史本身。
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采访姜文:
有人说姜文有崇拜毛泽东的情结,说里面的张牧之就是毛泽东,你个人对毛泽东是有那样的崇拜吗?
姜文:如果要把这个当做问题的话,那就请给我一点时间来回答。第一我得这么说,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不是我的偶像。这是两回事,人物是人物,我很多时候强调毛泽东是个大人物,那是针对很多人去贬低他,或者说是廉价地批评他,我很反感这种对毛泽东的态度。
无论他是不是毛粉,都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更尊重客观事实的人。这符合赛二爷,也更尊重人性。红色大哥于是做了一个梦。
image1958年至1976年的《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梦从大跃进开始了,一切热火朝天,像极了初升的红日,灼灼其华。到1976年缔造新世界的三个人走了。他们一个姓周,一个姓朱,一个姓毛。
《太阳照常升起》片中第一段里的疯妈是在1965年不让儿子念书出门,那么我们完全能够理解。而在1976年不让儿子念书出门做工,而且烧掉了父亲的遗物,说明她对现存的世界已经完全失望了。
image死掉的是个人,但是结束的是大时代,这就是为什么母亲会在1976年发疯的原因。姜文曾经在青年电影手册接受采访时所说:
《太阳照常升起》是精神和心理的东西,我有时候看这个片子,拍成这样,谁拍的?我都佩服,我起码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粉丝,如果是的话,我就是他一个人的粉丝,他跟我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是用第四人称写的剧本,第四人称复数写的剧本,不是在一个现实中的状态。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假如一个导演的价值在于他能够通过电影创造一个世界。
我们知道,上帝也创造了一个世界,上帝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样的毛病,我们当然不是上帝,正因为我们不是上帝,我们才努力的也创造一个世界看看。当然也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有关系,上帝笑比别人笑强点。我们也试图创造一个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迫切愿望和真实感受的一个世界,我们有机会去做,而且是一般商业片都达不到的一个投资去做。我很幸运有机会在2005年把太阳拍了,这个年代是绝对不允许,是不可能产生拍这样一个题材的这样的一部电影。也许到2050年,大家钱多了,人们心情也好了,说要不也拍这么一个片子吧。但当时是2005年,什么样的投资人可以这么做呢?这个人首先真有钱,让导演去花,现在很多制片人投资电影是要拿钱变钱的,拿一个要变两个的,因此本质上是不可能出现一个精神产品。太阳的主要投资人是王伟,他自己后来在家看了好几次太阳,看完了之后给我发短信说老姜,值!这个作为一个导演,我已经满足了,我应当感恩。
“《太阳照常升起》写的不是华侨的事,也不是“文革”的事,是一种心路历程,是一种你脑海中的经历,这个经历跟你的精神和肉身有关系。”姜文解读说。
《太阳》不仅是上帝送给姜文的礼物,也是送给很多道德层次高的人的礼物。这种人有吗?这是现代年轻人不相信的事。
怀疑背后不是虚无,就是信仰!
《太阳》是姜文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部,故事结构是一个二元平行世界。有两个父亲,两个母亲。1958年的时候,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前往大漠深处,她们应该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是真实的母亲,一个是母亲幻想中的自己。她们有两种不同的命运,一个是去迎接自己的亡夫,然后带着遗腹子去亡父的云南老家。而令一个则是南洋的华侨,找到了姜文,和姜文结婚,最后发生背叛并离婚(这就是为什么反复出现双鱼的鞋子的原因)。如果这么理解姜文的故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疯妈和黄秋生会死。因为当姜文带着老婆下放的时候,会出现两个老婆相遇的离奇局面。而黄秋生是大漠婚礼的见证人,他如果继续活下来,两个平行发展的世界就会相遇。所以,在他们都死去以后,姜文的故事才讲得下去---另一个世界里的父亲回来,射杀了自己的儿子。
片中有一个让很多观众不解的地方,黄秋生为什么会死。这也是很多人无法真正理解姜文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对现实世界看到的肮脏(看到他的好友姜文俩人偷情)而精神幻灭。然后,他双手插兜带着笑容离开了世界。
疯妈掌掴儿子之后,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可以作为姜文对这二十年的个人看法:是你不懂!不是你没看见!或者可以说他想对每个观众要说的话。
于是,那少年老成的姜文拍出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告诉了我们答案,现实和主观上哪一个更真实。你了解的真的是真实的吗?你关注的除了粮食和蔬菜,还关注着什么?
image100年的历史时期,在姜文眼里,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写的那样,但主观上的真实,又见证了每个个体在历史长河里的真实经历,泛起了多多涟漪。
人性仍然没有改变,故事是不是在轮回?
姜文从来不愿给各位观众说教,他知道没人会听,他也不缺少那点刺激大家感兴趣的画面和语言。于是电影里那一个个丰乳肥臀的野性美女性,媚而不骚的交际花,知性勇敢的女性角色让人心驰神往,还有那让人血脉喷张的暴力枪声,砰砰砰。
暴力和柔情齐飞,或许就是姜文心中的美学吧。主义不如人性真实,人性不如希望让人着迷。
而他仍然带着自己的偏见,和观众对他的误解思考着,如何表达更真实的自己。他孤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