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评论
老盖的开场白:俺是北人,性格和言语都习惯直来直去,因此,后面的交流中,还望大家:1、不要生气(我打击的也许是完全错误的);2、也不要得意(我夸奖的也许同样是错误的);3、多交流。针对我写的读后感,他给出的意见建议:
1、一清这篇评论,确实属于作者在题目上方注明的类型:读后感。
读后感的优势,是可以自由发挥、率性而为,而不必像正规的评论一样端架子、织筐子。一清确实也利用了这一点,在评述叶浅韵散文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对土地、母亲等的感想,于是,这篇文章,就有了更具散文化的风格。
2、但作为评论(读后感确实也属于评论中的一个类型),一清这篇确实也存在一些不大被注意、被重视的问题。
比如,思维的广度问题:文章是针对叶浅韵《生生之土》这一篇特定散文的,但我以为,还需要先了解叶浅韵这一个大系列文章的诉求:叶浅韵在创作一个大系列,其内容囊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那么,这一篇关于土的文章,在她的这一系列中处于什么位置?核心主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就需要去做广度的和深度的了解。更进一步说,叶浅韵这个作家的发展历程,也需要作者事先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或者说,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才可以写和写出具有针对性、透视感的评论来。
换言之:一篇评论,在动笔之前,首先需要做材料的搜集、判断、剖析和洞察。然后,才是动笔。
一清这篇,很紧密的围绕着《生生之土》而展开,但没能点明中国文化里(尤其是中国乡土文化里)“土”这一要素的母题性、原生性,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做上述的功课。
---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说,做了这些功课,会更好。
3、对我个人来说,一篇评论主要包含两个大阶段。其一是检讨。其二是批判。
所谓检讨,指的是翻检、检阅和探讨、讨论。上面第二点说到的部分(对材料的搜集、发掘、判断、剖析等),应该就属于检讨的部分。
而评论最重要的,自然是“评”和“论”的部分。古代,这一领域被称作“批判”。
批者,分解、切割、剖析也;
判者,判断也,观点也。
这一过程中,“批”是手段,是技术,是方法;目的,则是要“判”。
像判刑一样;像判决一样:
这意思是说:评论者必须直言,必须有观点,必须下判决—而且,必须独出胸臆。
如能这样,评论就会立刻凸显出层次,也就是有了立体感。
在这一点上说,一清这篇,更多的解读、诠释和延伸了叶浅韵文章中的意思,而对作家的这篇文章,却没能给出判决。换言之:平面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