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思集

明代中国文艺复兴式的科学艺术天才——朱载堉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31人  鷺風
明代中国文艺复兴式的科学艺术天才——朱载堉 明代中国文艺复兴式的科学艺术天才——朱载堉

近来重读元明散曲几百首,读到朱载堉的《山坡羊——十不足》    

逐日奔忙只为饥,

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   

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   

床前却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   

又虑门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   

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   

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   

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   

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   

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   

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   

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天梯还嫌低!

《十不足》是明朝朱载堉写的散曲集《醒世词》中的一首。朱载堉其人身后也和他生前一样曲折奇特。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为是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在今天世界上十有八九的乐器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它被西方世界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准确的西方音律”。朱载墒不仅是世界级的音乐奇才,而且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历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文学家和舞蹈理论家。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李约瑟曾经说,“朱载堉虽然远离欧洲,但他同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

      但这样一个世界大师级的人物,在很长时间里,朱载堉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和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出生在公元1536年,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郑泰王朱厚烷之子,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可惜在他 15岁时因皇室内部倾轧,其父下狱,他筑土屋独居19年,不但没有悲观失望,反而激起他自学的激情,他钻研乐、律、数学和历学,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他能接触到民间疾苦,历练了自己的习性。这19年,使他树立了正确的养生观。后来,他父亲平反昭雪后,他七次上书不愿继承王位,说明他养生观根基的笃厚。朱载堉的养生观主要继承了老庄的思想。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观点被人认为是知足常乐的源薮。

      朱载堉虽贵为王子,写了二十多部专著,很多学术成果取得当时世界第一的成绩,但在当时,几次进献皇帝,都石沉大海,没有声息。有的学术成果流落国外,辗转到西欧,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增薪加柴。这跟中国人向来不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有关,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的悲剧。

      有人说“知足”是保守的世界观,有碍于创新。朱载堉的生平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养生与事业两不误,磨刀不误砍柴工。他以当时76岁的高龄,为世界作出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如果英年早逝,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成绩。

      最好的人生大概就是他这样的吧:既有敏感的灵魂又有粗糙的神经,既有滚烫的血液又有沉静的眼神,既有深沉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经历了长夜,守到了黎明,穿行过黑暗,还相信阳光,带着强大的内心上路,脸上有乐观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习文练武学艺,走走停停。做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的一粒铜豌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