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百万在异国生活的五年,我都学到了什么?
转眼间就到了要告别的时候。等真的下定决心要回国发展的那一刻渐渐来临的时候,曾经对回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一下子被不舍所替代。就像歌里唱的也一样,“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真的想要在离别的时刻纪念般的抓住点什么的时候,在加拿大的种种过往是真的会像过电影一样让人为回忆陷下去。
谈及成长与经历,在加拿大五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何其宏大和重要的存在。夸张地说,海外生活对我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见识眼界的开阔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有些经历是我如果一直待在中国想都不敢想的,因为亲身经历不管再怎么平平无奇永远比电影中看的,书中读的要来的震撼得多。轻松地说,海外生活真的是太丰富多彩了。如果再让我重新选十次要不要回国留学,我还是会选择出国! 即使在看到很多在国内的小伙伴们已经事业有成,家庭完整之后,我依然不后悔我当初的选择。因为生活的意义还是经历,还有这些经历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多元化的经历带给人思想上的认知,也不是用单一金钱上的数值去衡量的。
在多伦多生活的这几年,好的事情没能在此刻一下再从我脑中冒出,反而是惊险刺激的猎奇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上过加拿大法庭,被人无端种族歧视过很多次,在职场被霸凌过,收到过大公司发来的律师函。凡此种种都像是在给我平凡的人生中留下一些显眼的标记。好的坏的,只要是经历,总能再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新奇体验。矫情地说,这些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在我的朋友们纷纷同情我倒霉,遇到这些糟心事的时候,我总会告诉他们,可能是我自身气场太过与众不同,所以这些麻烦事总会找上我(狗头保护)。其实我心里是感恩这些经历的,不然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厚脸皮地去自如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我也不能总是思路清奇的解决一些问题。
价值百万的所谓“经历”,到底值不值
当初选择出国留学的时候,家里反对的声音占了66%。因为家里一共三票,我父母都投了反对票。每当我夜深人静默默想爸爸妈妈时,每当我翻看国内美食视频流口水时,每当我国内朋友告诉我,我们哪个同学又又又又结婚或生子时,我总会问心自问,花费家里百万余元,跑到加拿大这个靠近北极,四季如冬的国家,忍受着孤单寂寞冷,和对国内先进生活的贪嗔痴,我到底图了个啥?这样的人生经历,到底值不值?
直到我快要离开加拿大的时候,我才突然有所顿悟。从学习和工作的角度来说,知识是会被遗忘的,工资是会被花掉的,但惟有思想文化上的改变会伴随我的一生。其实出国所耗费的物质上的支出,对我和家人精神上的煎熬换来的是一个无限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包含的是:我学习西方先进金融体系的机会,我体验西方文化之后获得的感受,和我个人认知及三观的改变。在我不断探寻这个可能性的边界之时,我主要获得了如下收获:
绝对开明与包容的态度
加拿大人甚至是西方世界人们对万事万物抱有的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不随意评判他人的人生。即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我可以不认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也绝对不会以我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生活,因为其实本质上他们的生活并与我无关。即使我是他们的父母,亲戚,我也依旧不能将我的价值观强行加在他人身上。这一点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观,家庭婚恋观等等。在这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做和喜不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外国人对于自己人生众多的选择,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规矩标准不出大错的活着是普多大众的一个典范。上学时要好好学习,毕业后要要找一个类似公务员这种稳定的铁饭碗,之后就要考虑买房子,组成家庭和生孩子。
西方文化所推崇的自由民主就培养出了另外一种外国的大多数人独立自主,相对开明包容的性格。这种开明包容并不是说他们的容忍度很高,从西方国家三天两头就举行的游行示威类活动就可以看出,他们从不会允许个人利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种开明包容更多是一种个人有个人选择的权利,只要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不关其他人的事。
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作为一个北美漂,出国留学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来说绝非是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亮丽和美好。从前的我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国了就能天天过着小资文艺的生活,去网红景点,餐厅拍照打卡,周末跟朋友去酒吧或者轰趴,寒暑假就能去美国,古巴,墨西哥旅游。虽说这些美好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但这也确实不能完全代表国外留学生活。
这其中的真正苦,只有自己知道。我曾经历过在零下三十度的户外,因为迷路且在很偏的地方,生生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经历过在课堂上因为不适应国外教学方式和教授口音,需要自己课堂下付出两倍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经历。经历过需要找实习和工作,被骗去过本地传销组织跟人学喊口号。还好只是去学喊口号,因为见形势不对,我赶快溜掉了,所以没有经历像国内传销组织那种被关押的情况。如果说这些还是能够凭借我的努力去改变的状况,那么我就要说下我真的感觉到自己渺小与无能为力的时候。
我经历过本地人的种族歧视,不止一次,且歧视对象还是流浪汉。这是真正意义上我仅凭自己的外表,走在街上,没招惹任何人的情况下所遇到的歧视。因为多伦多是华人聚居区的缘故,中国人其实是很容易辨认的。而且华人同土生土长的二代亚裔,韩国人,日本人来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的。在我听到一些侮辱性词汇,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想着回击或者是求助路人,而是整个人懵掉。可能因为我天生反应慢,在我遇到不止一次这种种族歧视之后,我没有跟着同伴抱怨生活,谩骂流浪汉,而是开始独立思考,向内寻求解决方式,我发现这也是最快最有效且成本最小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不用浪费我生命中宝贵的三分钟与种族歧视者对骂,我也不用承担万一对方精神不稳定可能会对我造成的伤害。我选择漠视他们,自己走开。我渐渐意识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内心强大真的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在我想通了这些没有受到过很好教育的本地人是会对看似“掠夺”了他们资源的移民产生无比巨大的恶意,恰恰是由于他们自己太不求上进,过得太差太闲太没有目标,才会把自己的种种失败归咎于外因。遇到这种本就偏颇狭隘的歧视言论之后,自己的强大内心可以化解掉许多负面消极的情绪,这种化解在这时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跳脱的多元思维模式
永远用辩证的思维与角度去看待世事万物。根本就没有什么完全的绝对。因为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是一个常态。加拿大习惯这种多元并拥抱这种多元,甚至让这种多元写进政策条款里。如果欧洲移民代表的是一种正统意义上的加拿大主流文化,那么美国,东亚,西亚,中东,南美的文化就有代表了2,3,4,5,6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模式。
当新奇与不同注入了原有的文化体系时,变革和进步就产生了。在工作场合,加拿大的公司很注重种族平衡。一方面是确保少数族群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比如少数族裔不在就业时遭到歧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多角度的观点能给企业和组织带来更多的审视与创意,减少错误并能提高生产力。在加拿大申请工作的时候,会有专门的选项问候选人是不是可见的少数族裔。这也是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加拿大就业市场对相对公平的追求。不论这样的选项会不会真的增进公平,起码主流文化排斥单方面的一家之言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引导。
这种思维模式也深深影响了我的行为思维方式。我的职业选择,选择回国或者待在国外之外,这种不从单一观点看问题的方式也决定着我的判断。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黑与白,当你不论好的坏的照单全收时,不同的观点在你脑中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然后这些片段的观点,思想会让你做出一个最适合,最喜欢,最舒服,最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总是充斥着不同人需要给你建议,并试图影响你的决定。有些人是带着他们各自的目的,比如地产经纪,理财经理,职业规划师,他们各自从专业的角度,依据过往经验给你提出建议。当我涉世未深的时候这些观点会轻而易举地影响我,因为我还没有一个强大的人格,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自我的价值观。但是当我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和经验后,在我真正接触西方文化之后,我会从事情的不同方面辩证的看待事情,好与坏都要吸收。如果我并不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我需要去接触某个新领域时,我也同样会吸收和接触这个领域不同专家的观点。当我真的开始这么做了之后,我发现针对某个特定领域,这些看似应该持有相似观点的专家反而会出现意见相左和矛盾。这其实相当有意思,特别是对于在中国接受了多年统一化应试教育的我来说,本来西方教育更倾向于多元化,尊重不同观点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冲击,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也让我形成了一种多元包容,辩证化的思考方式。
在多伦多五年的留学工作生涯对我整个人见识的开阔,价值观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改变都有着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伴随我一生,我也十分感谢当初在家庭会议投了反对票的爸妈,多数还是服从了少数,让我有机会有这种经历。这五年来,我的个人成长是巨大的。在静静感受这种成长对我带来改变的同时,我也期待着其他生活经历会在未来对我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最初来到加拿大的时候,我怀抱着一种即将要探索世界的初衷,出了国之后,我也的确践行着自己的想法,开始通过旅行去感受这世界。这一路,艰难困苦不断,但是收获比我想象的多。今后,我还会带着这样一份闯天下的勇气和好奇,用真和善去探寻,不管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我生命中一块块未经涉足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