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练字&书法书法或写字

他的书法与王羲之并驾,为何不能学?皆因他说“学我者死”

2020-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燕京书画院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李邕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以直言敢谏的作风和沉博绝丽的碑文,在有唐一代享有盛名,深受李白、杜甫等后辈诗人景仰。在"二王"体系中,李邕的行书最有实力与祖师分庭抗礼,不论是如龙如象之评,或者如凤如鹰之议,"骎骎欲度骅骝前",在后人的评价里,与右军并驾之意甚明。

李邕《云麾将军碑》 (又名《李思训碑》)

一、取法二王,独步当时四十年

李邕取法"二王",大概其用笔主要来自王羲之,重骨法,用笔骏快,杀伐决断,势不可当;体势上参以王献之的豪纵,毫健腕硬,一味逞强而不拘小节,故刘熙载说他"以拗峭胜,而落落不涉作为",正是此意。

李邕《云麾将军碑》

所谓优劣互见,李后主褒贬李邕的书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米芾也说"举动崛强,礼节生疏",诚然。当然"书以气为主",方能得势。李邕以行书入碑,在书学意识上或与李世民"不学形势,惟求其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的意识一脉相承。所以启功先生说:

盖碑版铭石,书贵庄重,而行押佻举,两不相侔。李书则以蝉联映带之笔,作泉注山安之势。欹侧之中,具方严之度。书丹之道,至此顿开天地。

李邕《奉别帖》墨拓 见于宋拓《潭帖》

李邕的书法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广受赞誉,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以致"独步四十年"。诗人卢藏用也说他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一时风头无两。

李邕《法华寺碑》

二、历代书家,很多受过他的影响

宋初人们尊崇二王,但对于李邕的书法并没有太多注意。知道欧阳修才开始重视李邕的书法。他说:初看到李邕的书法,并没有什么好的,但既然李邕书法的名气那么大,肯定是有原因的。待看得时间长了,才知道其他人和他的书法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最后才喜欢上他的书法,但却喜欢得最深。就像是和朋友结交,最开始很难结交的,可能是最为牢固的友情。

李邕《久别帖》 (宋拓)

受到欧阳修的影响,苏轼也学李北海书,虽然"豪劲多似之",但因"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圜而姿媚有余",于是将李邕书法加以改造,"稍去其圭角,变为圆熟",得失参半。

米芾学李邕如同李邕学二王,可谓善学,他最自负的"刷"字即来自李邕。米芾认为李邕的书法虽然出自王献之,但"崛强、生疏",又"乏纤浓",遂力克此病。但李邕的书法上开下合,稳如象弛。而米芾则正锋跳跃,体狭而长,虽得"纤浓",但"有意低昂,走入佻巧一路"。

李邕《麓山寺碑》拓片

学习李邕的,后世还有赵文敏,据传他每作大字,一意模仿李邕,但只得平正,而神采全不似真。及至近现代,张宗祥、齐白石、林散之、启功等多推崇李邕书,而当代讲求张扬个性,似以邕法为不足学,技已绝矣。

李邕《麓山寺碑》拓片

三、学我者死,李邕对当代书法的3点启示

李邕书法气体高逸,堪称书中仙手。他对当代书学有三点启示:

一是其"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独诣精神。《宣和书谱》说李邕"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便是对李邕精神的全新演绎。

 李邕《李秀残碑》

二是李邕书法重骨法用笔,强其筋骨,有益于涵养书格。李邕以阳刚雄健和执拗不驯的气节和骨力,展示行书铭石体的刚正气象和精神面貌,是对盛唐风骨的最佳诠释。而当代书法"营养过剩",外强而中干,用笔多失"骨法",笔浮纸滑,习李邕书,可谓一剂猛药。

三是李邕书法率性,笔尽其势,刘熙载所谓:"不敢以虚之意拟之。"强化书写性,对深受碑学风气浸染,重制作、重造型的当代书法无疑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李邕《叶有道碑》明翻刻本

四、结语

当然,以书如其人论,李邕书法与他振拔流俗的高尚人品是完美合一的。杜甫赞其志不可屈,"面折二张势"(张易之兄弟)"衰俗凛生风",并感叹"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李邕书遗迹今见不少,煊赫如《麓山寺碑》《东林寺碑》等,但因残泐,故历来以《云麾将军碑》为第一,瘦硬通神,天骨在焉。

李邕《东林寺碑》拓片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