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收藏6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18人  b20615c4f55f

1.“胸腰筋膜”以坚厚的结构决定了,其在调节腰臀部与脊柱相关软组织张力方面的卓越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胸腰筋膜胸背区较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至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三层。

背阔肌、臀大肌、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可收紧胸腰筋膜,竖脊肌与多裂肌可使筋膜壁产生张力变化,并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核心对腰椎的稳定。

专业知识收藏6

2.“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或脂肪层过厚的情况。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现代都市人较为常见状态。

主要原因是由于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降低,而导致人体皮下脂肪与脏器脂肪明显超标的情况。评定标准为: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前者,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高达99%。而因病而死亡的患者中,有15~20%合并有肥胖症。

专业知识收藏6

3.“胸小肌”是三角形扁肌,起于三、四、五肋骨的前侧面,肌纤维向外上方行走,止于肩胛骨的喙突。受胸内侧神经C5~T1节段支配。

胸小肌易出现紧张状态,诱因较多:如圆肩、肩关节异位、呼吸异常及各种代偿的模式等原因。而其位置在臂神经丛的上方,如有异常易引发胸廓出口综合征。

当胸小肌出现紧张状态时,会直接影响肩关节屈曲、外展及肩胛骨上回旋功能。如胸小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光影响呼吸,也会直接关系到肩颈区域的多种问题。

专业知识收藏6

4.“胸大肌”位于胸廓的前上部,其外上为三角肌,其内层为锁骨下肌、胸小肌及前锯肌。肌腹共可分为三部分,锁骨部、胸肋部及腹部。

胸大肌其上部的肌纤维止于下部,起于下部的肌纤维止到了上部,所以在止点的位置打了一个结,胸大肌发达的人在此位置有一个窝,这个窝就是打结的位置。

胸大肌主要功能为:使肱骨内收、内旋;肩关节屈曲;使举起的上肢伸展;远端固定时,可上提肋骨,协助吸气;远端固定于上举位时,与背阔肌协同上提躯干。

专业知识收藏6

5.“胸椎小关节面紊乱”会影响相应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器官,当出现受压状况时,其临床表现多以疼痛为主,是临床多发病之一。

如受过强外力,扭转过猛或睡姿不良等原因,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移位、肋椎关节脱位等情况。这些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易发生无菌性炎症,而引发多种临床问题。

而胸椎小关节数量众多,发生紊乱后所引起的症状、体征较为复杂,与错位胸椎平面高低、数量多少、组织累及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诊断时候及易误诊。

专业知识收藏6

6.“髂骨”可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前部宽大为髂骨翼,后部窄小为髂骨体。髂骨体肥厚,髂骨翼在体的上方,其上缘部分为髂嵴。

髂嵴的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嵴的前、中1/3交界处向外侧突出称髂结节,髂前上棘和髂结节都是重要的骨性标志。髂嵴后方的突起分别是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

髂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迹。髂骨翼的内面平滑稍凹陷,被称为髂窝,髂窝的下界为突出的弓状线。其后上方为骶骨的耳状面与骶骨共同构成骶髂关节。

专业知识收藏6

7.“骶骨”由五块骶椎融合形成,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突称为岬,中部有四条横线,两端有四对骶前孔。

骶骨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四对骶后孔。 骶孔均与骶管相通,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骶粗隆。骶骨前方的不对称神经节是左右纵贯排列的交感神经的交叉点。

专业知识收藏6

8.“圆肩”是一种常见的错误体态,肩部表现为半圆的弧线形。是肩关节异位的一种,具体表现为肩胛骨过度前引,肩胛冠状面夹角增大。

圆肩状态过紧的肌群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三角肌前束、上斜方肌、前锯肌等肌肉。过弱的包括:中、下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后束、肩袖肌群。

圆肩的危害有很多:如手臂拜拜肉堆积过多;影响胸部发育及乳腺疾病;影响胸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提升颈椎发病几率;易出现肩部问题;影响身材美观等。

专业知识收藏6

9.“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

胸锁乳突肌损伤多是因不良的睡姿、颈肩裸露着凉或头部猛力扭伤所致。 查体时可发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等情况。

胸锁乳突肌损伤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不良反应:如头痛;面部、眼眶及下颌部疼痛;肩颈问题;突发性耳鸣、耳聋;视觉障碍;呼吸系统问题等多种不良反应。

专业知识收藏6

10.“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患的脊柱损伤之一,如发生胸椎或腰椎的骨折,会出现持续的背部疼痛及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

一般在伤后3个月以内,属于愈合期,患者多以卧床锻炼为主。康复锻炼应尽早开始,伤后1—2天即可进行,以增加腰背部肌力,提高脊柱稳定性以缓解症状。

X光片、ECT骨扫描及CT是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规技术手段,然而在诊断及鉴别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时常不够准确,通常推荐MRI检查效果相对较好。

专业知识收藏6

11.“胸廓出口综合征”指的是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以及锁骨下静脉,在解剖学位置上分离之前,受到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上肢功能障碍。

导致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原因主要包括异常的姿势、发育异常、血栓、肋骨增生等,肩关节或锁骨外伤、肿瘤等原因也可导致,这类综合征尚未发现有遗传倾向。

治疗的原则主要以修复压迫神经、血管的组织结构,增强肩部肌肉力量。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只有出现血管严重受压、神经功能受影响的时候才考虑手术治疗。

专业知识收藏6

12.“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所构成的一个密封体。成人共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和其他结构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被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软骨素以及大量的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成年后约为80%。

软骨板即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主要作用是髓核的上下分界。其具有良好的承托力,可防止椎管受压,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椎体就不会因压力发生吸收现象。

专业知识收藏6

13.“前锯肌”的上部被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收缩时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每组两块的前锯肌从胸前部肋骨开始,围绕体侧延伸至肩胛骨。

前锯肌肌腹被平均分割成手指般大小的三部分。上部肌束附着于第一、第二肋骨上;中部肌束附着于第二、第三肋骨上;下部肌束附着于第四至第八肋骨之上。

前锯肌是连接肩胛胸廓的肌肉之一,当其肌肉状态良好时可让肩胛骨更稳定的贴合于胸廓,使得肩带更加稳定。而在手抬过头顶完成上推动作时作用十分明显。

专业知识收藏6

14.“颈源性头痛”多为头痛并伴有颈部压痛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的头痛,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

病症可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分为神经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压引起神经源性疼痛,而其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压则以肌源性疼痛。

患者年龄多在20~60岁,早期多表现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后期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

专业知识收藏6

15.“久坐”威胁健康的证据越来越多,已经证实成人久坐与许多疾病风险密切相关,特别是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死亡风险都几何倍数增高。

而运动只能部分缓解久坐的危害,并不能完全逆转。即便休闲时运动积极的人群,如果平时长期久坐,患病风险仍高于非久坐人群,这一点应得到更大的关注。

如果静坐生活习惯超过五天,体内血脂含量上升,肌肉消耗降低,血糖升高,此时人极易发胖。静坐超过两周,肌肉萎缩、体能衰退、新陈代谢随之逐渐降低。

专业知识收藏6

16.“腕管综合症”病因包括外源性压迫、腕管狭窄或腕管内容物增多等原因。怀孕、风湿、糖尿病、腕部创伤等情况均可成为其发病诱因。

病症可引起腕部、手掌桡侧、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木、疼痛感,可放射至肘关节及肩部。夜间或清晨加重,活动后可减轻。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

患者除医学治疗外,还可进行肌肉能力的强化,包括腕关节屈伸、拇指屈伸、对掌、对指等主动性练习。加强腕关节及前臂的肌肉练习,以增强腕关节稳定性。

专业知识收藏6

17.“臀肌挛缩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病变,引发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患者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站立时下肢外旋位,不能完全靠拢。行走常外八、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坐下时双腿无法并拢,双髋呈分开蛙式状态。

臀肌挛缩综合症绝不只是姿势不好看这么简单,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很多患者严重时会出现长短腿、关节炎、脊柱侧弯、骨盆倾斜、关节弹响等一系列疾病。

专业知识收藏6

18.“骨膜”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成,富有血管、神经,有供养及感受能力。内层也称形成层,胶原纤维较粗,并含有细胞。

生长状态中的骨膜组织,在其内面有成骨细胞整齐有序的排列着,其具备着造骨细胞的功能,并同时参与骨骼的增粗生长,对于骨骼的生长与增生有重要作用。

在老化的骨膜之内细胞数量会减少,也不再具备造骨细胞的功能,但是在骨的再生过程中可恢复造骨能力,从骨膜向骨组织中进入的粗大纤维称为夏贝氏纤维。

专业知识收藏6

19.“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是组成肩袖肌群的肌肉之一。

手臂外展时,冈上肌在喙肩韧带、肩峰、喙突与肱骨头间隙中滑动,容易受到肩峰、喙突的摩擦,当出现肱骨头、肩峰、喙突的撞击或夹挤时易出现慢性劳损。

而冈上肌肌腱损伤最多出现的位置,多在肱骨大结节上一厘米处附近,此处为肌腱末端,最易受到撞击,此处同样是冈上肌肌腱的高应力点,损伤发生率最高。

专业知识收藏6

20.“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骨以及桡骨上端所构成。三骨相互之间搭配组合成为三个关节,即是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肘关节在运动的过程中,肱尺关节是沿着略倾斜的冠状轴作屈曲、伸展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完成前臂的旋转运动。

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配合其他两关节的活动与肱尺关节一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专业知识收藏6 专业知识收藏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