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时间管理

闲聊:时间?

2016-08-04  本文已影响11人  妖精的魔咒

生命中度过的每一天,就像徐志摩里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时间一向没概念,估计是绝大部分人的通病。我们对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吝啬,却往往对时间不愿过多追究;总觉得生命很长:有今天,有明天,还有后天.......

偶然翻开日历第八张,恍然大悟:哇,今年已过去大半,去年这个时候正盘算着十一要去哪旅游呢,还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此刻身边站着的一个同事没来由冒出句:“哎,想想再过几年就要三十了,小时候一直觉得人到三十就要归西了!” 话音还未落,大伙齐刷刷地望向了她,一个说话不过大脑的家伙!正在目光相对的一瞬间,她慌忙解释道:我从小就觉得人活到三十就要over 了,不过那时候还小,现在想想那会的三十就像现在的九十、一百,往后看,人生还长着呢!“ “对!人生还长着呢!有几个能活到九十、一百?倒回去看,这过去的几十年不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人呐,最会忽悠自己了,忽悠着,忽悠着,一辈子也就真没了!“一个急匆匆的声音纠错道。

人生还长着呢!多少人像她一样忽悠自己?对于时间,我们总是太慷慨,太过于乐观,总觉得用不完,就算过了今天,照样还有明天。

的确,时间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并不像生活中的其他东西那样直观——于是我们习惯了挥霍它。曾经有项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人并未充分利用自己生命里的时间。而剩下的那部分,在他们人生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程度浪费时间的表现。

相信,诸如时间就是生命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我们依旧不习惯在它上面花心思,我们可以在其他东西上吝啬,唯独对时间做不到这点......当挥霍的人生转眼即逝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一个相同的声音:时间都去哪儿了?——其中包含了多少恍然大悟和懊悔万分啊?

不过,确实也有像支付金钱一样支付时间的人,比如: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因此,他的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这个对待时间像对待金钱,不!应该说比对金钱还苛刻的人,他的一生是多么高产的一生啊!

从现在开始学着对时间苛刻,也许我们做不到柳比歇夫那样,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时间的无故浪费。毕竟,即使是平凡人的一生也应该过得充实有意义,不是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