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Ⅰ有些痛,你活该受着
作者/从容小主
小夜灯在清晨的房间里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几秒钟之后,黑暗又重新笼罩黎明前的寂静。
对,我已经醒来,在初冬的清晨醒来了。夜的袈裟还没有褪去,隔着窗帘的外面世界,一如既往的安静。在这个季节里,工作日里悠闲的人,总有几分自在。安于内心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选择,也是命运的安排。
规定自己每天22点之前必须关机上床,至于能不能睡着,是一种“偶然相遇,恰得天成”的过程。睡着与醒着,本是不同的生命状态,但是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就变成了睡觉与失眠的关系。
有些人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睡着。人总是在自己设定的怪圈里,一圈一圈转着。破圈,说着容易,做起来,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无几人可以打破壁垒。而我,没有这样的痛楚,却理解痛楚的人恍恍惚惚的心思。
话说昨日在修改《从小白到长篇小说作家》这本书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20:35。能记住时间,要提到一条信息。一句“姐姐来轰炸我啊”,让我看得莫名其妙,初认为对方找错人了。聊一句才知道,确实是找我,只是我把有些事给忘记了。随手能做、并不经常做的事,总不会放在心上的。这样的事情偶尔会做,但也仅限于偶尔。
聊过几句之后,我还是走出家门。一天小菜园的劳作过后,对土地清园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安排。在许多人眼中,我的行为有些怪异,也有点傻X的嫌疑存在。毕竟是公用地块,别人种地,是种一年得一年。而我心中,它俨然已经成为我的世外桃源。一上手的规划,就已经有了千差万别。我想要未来的土壤肥沃,想种什么种什么,种什么得什么,得不到也要种的状态。而绝大多数人,不想费力气,用点高科技,当年的收成也不错。省时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不如别人,我不采用“魔法”。我只想要纯天然绿色蔬菜供应餐桌,让蔬菜在自然生长中“不卑不亢”。
人需要有个性才能不被欺。蔬菜也是有个性的,味道的终极说明就是明证。土地何尝没有个性?三五年之后的土壤软硬,就是倔强的证明。天地之间的万物,相生相克,相爱相杀。一边行走,心绪却在虚无缥缈中翻滚着浪花。
小区很美,一行行、一排排人工设计的灯光与园林造型,仿佛在对比着从前与现在。只是现在与未来隔着时间长河,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脚下的路最踏实。
有邻居在光的晕轮中扔掉手中的垃圾,当木板与地面的撞击声入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别人不需要的东西,恰巧我在小园建设中是宝贝。可以打一声招呼直接入手,我却忍住不肯惊扰对方在忙碌过后的伸展运动。大家本是熟悉的,是邻居,甚至可以说是朋友。一个明知道对方能用到不说给,一个明知道对方废弃掉了不开口要,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打一声招呼,邻居转身上楼,而我在花园的世界里又转悠一圈之后,才重新来到垃圾桶的旁边。拾起几块木板,晃晃悠悠走到小菜园的旁边,顺手扔到栅栏外,从无用到有用,就隔着一个丢与拾的距离。或许有些人无法理解我们的行为,但是我懂。不说给的人,不是怕你拥有这些东西他不舍,而是他不想因为这点已经废弃的东西,让你觉得是人情世故。而我不肯主动去要,是因为我懂得丢掉是你的选择,非我必得选项。即使需要,也不差那一点,这是一种尊重,一种频率共振。
有许多人,是不懂丢掉与取得之间的边界的,总觉得别人宁愿丢掉的东西也不给你是一种小气,而实际上,这恰恰是一种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欠不见,你取我所需,你用你的方式对我无打扰,就是最好的关照。也许一声招呼,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就已经复杂了。
有些人表面很简单,内里的复杂如蛛网般密密麻麻。而有些人表面复杂深沉,内心的简单却清清爽爽。所以不要被表象蒙蔽双眼,能写出复杂文字的人,内心相对简单,他可以用洞穿一切的眼力对万事万物量化,取舍之间少了纠缠。
拍拍双手,继续行走时,看到商店的灯光亮着,顺便有了一场与商店老姐相遇的邂逅。好几天没见了,谈不上想念,但那里是小区信息集散中心,有些消息去听一耳朵,或许就是为了这样一篇日更文的展现罢了。
果然,老姐没让我失望,才聊几句的功夫,我就已经知道了她这几天的内心波澜壮阔。邻居的老奶奶是小区公认的“小霸王”,从夏天的园区取水,到前几日对商店老姐的言语攻击,仿佛都是时光在梳理人性时,故意安排的人物角色。
在处理问题上,商店老姐显然是软弱的。相同的问题,放在我身上,我根本不会让问题从两天前留到今天。在对方攻击人身时,一句怼回去,对方必会有收敛。想到了那个曾经在我小菜园路过的老女人,总是对我的规划指手画脚,俺告诉她“从现在开始闭住嘴,别在我这里‘哔哔’”之后,那个老女人再路过我小园,果真没有再说过一句话。哪怕她心里憋着气,看见我在那里劳动,也不敢多说一句。这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你的反应给对方的最直接答案。我给过了,所以以后我再也没有受到过类似的侵扰。
而商店的老姐姐,是典型的内耗人才。别人说她什么时,她抓不到主题,顺着别人的思路就把自己丢了。就算是心里不痛快,也只是找贴心的人抱怨几句。她与老伴热战冷战,来自邻居的许多言语压力,大多与她的家庭不和有关。你家庭和与不和,你要是自己不说出来,别人怎么会知道?你的所有抱怨与焦虑,都是后来有些邻居伤害你的最直接原因。家庭的短板,是夫妻双方共同造成的,单纯强调“男人有没有良心,会不会痛心”,是家庭女主人最傻的独白。一个人如果没有平衡的心态,身心受到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老姐姐说话时情绪激动,带着义愤填膺的感觉,又可怜又好笑。我是事外人,能给什么建议?这种人,无论你给什么建议,她都会用一种理由填平,去强调另外的不可能。因为知道她这个特点,咱不劝,找机会赶快开溜就对了。
一个人的思想,不是一天形成的。简单的家庭关系、简单的邻里关系、简单的社会关系,终是被一些人莫名玩复杂了。复杂的人生,你就复杂过呗!别人无法把你的复杂再简单化,而只会在你的复杂中,有了自己的升维与降维,如何选择,在人。
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一瘸一拐走路的邻居。那个邻居前几天骑车摔了跤,关节受伤,腰部也有了问题。听到这些消息不是偶然,一群闲着无聊的宝奶奶们,是信息的发源地。听见了,咱当没听见;知道了,咱当不知道。虽然家有调理疼痛的产品,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腰腿疼痛问题,但是,你不问我不说,你疼我不疼的状态,很微妙,也很搞笑。我不主动,是因为你已经知道我有这样的产品,医不叩门,我就当你不需要。
人们宁可把钱送到医院,做暂时的疼痛缓解,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从根本调理的轨道上来,这就是人性微妙的心理运行。咱懂人性,而且每天都在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看淡了一些东西。该说的场合,我会给建议,但也仅限于一次两次,因为说多了就有了推销的嫌疑。给陌生人推销产品,可以通过产品取得信任;给熟悉的人介绍产品,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想赚他的钱。赚钱的地方多了,不差仨瓜俩枣,医者仁心,也只对用心的病人适用,否则就是浪费公共资源。
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看了一眼从容阁,有点小热闹,又有人给小主写了两千字的书信。内容的沉思,让人知道那是用了心的独白。我不需要别人对我非说什么感谢的话,而是希望对方在写信过程中,把自己过往的写作梳理一遍而已。靠别人拉扯前行的书写状态,终是有些勉强,这样的状态别说写长篇小说,就算是普通的日常更文,也是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人,我只是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顺手去做一些小事的人。我做小事的过程中,你刚好需要,那就把手伸过来,主动说话,从身体到心灵,我会给建议的。我给出的建议,听并去做是一种结果;想听我的建议,又不想做的人,一次两次之后,我也就放手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麻烦一点,也可以简单一点。生活简单的人,不是怕你麻烦,而是你从未简单过。
写于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