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和笔记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书单类待购

你以为的常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读《自私的基因》

2016-03-28  本文已影响1672人  老苹果2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盛名在外,但是实不相瞒,这本书的阅读是我的阅读史里最为痛苦的经历,对学术论文颇有好感的我竟然在这么一本科普读物上产生强烈的抗拒情绪,屡次产生放弃的冲动,需要调动自己的毅力才能勉强看完。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像跑到最后一米的运动员,筋疲力尽,感到卸下了千斤的包袱。

看完这本书我泪流满面,不知道该为自己江河日下的阅读能力哀悼还是该为道金斯教授感到惋惜,不过我还是要为金教授献上我的膝盖,这本书的思想性不可否认,颠覆了我某些方面的认识,让我意识到有些时候常识恰恰是错误的。虽然他已经尽力把书写的通俗,但对于我等不入流的读者来说还是稍显艰深了,能把书写到如此程度他也不容易。

说是科普,但说实话以教授这种写作手法这本书真的难以普及啊。虽然教授是学界大牛,著作等身实力超强,我也得实话实说,这本书我只能打个四颗星。思想性则得四颗星,一颗星丢在写作手法的不通俗上。

言归正传,下面我还是客观的评价一下这本书。

一、这本书说了什么

书名是自私的基因,你就知道书的内容离不开基因,所以这本书围绕生命体的基因来讲述生物学上的自私与利他行为的关系。道金斯教授是达尔文主义的热情支持者,他这篇著作虽然写的是基因,但是全书却是在讲述进化的稳定性策略(ess)。

教授的观点是这样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受基因操纵的生存机器,出于自我保存的目的,基因总是无意识的操纵生命个体做出种种行为,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基因,甚至不惜赴汤蹈火。在一个种群中,某个突变基因为了保存自己而做出越轨的行为,会对种群的稳定性造成伤害,所以自然选择会对破坏种群稳定性的个体做出惩罚,以使种群再次达到稳定。

这样说来,好像基因是有意识的操纵着生命体,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在序言里,道金斯教授啰里啰嗦费耗费不少笔墨解释“自私”这个词。自私在这里只是拟人的用法,并无道德上的含义,基因并不是有主观意识的,而只是出于自我保存的强烈的目的性。

动物界内有很多动物表现出舍己为人的利他行为,很多科学家认为生命体并不是天生自私,他们会为了种群的利益而采取利他行为,这几乎成为学界认可的常识。但是道金斯教授则澄清了这个误区,他说生命体的利他行为其实并不是为了种群的利益,而只是基因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利益而做出的利他行为,其目的仍是自私的。就比如亲代个体控制生育并不是为了种群的利益,减少对食物等资源的竞争,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的子女成活。因为子女越多,所能享用的食物越来越少,亲代不能保证所有子女都成活,所以控制生育的行为表现为利他,但目的确实是自私的。

二、精彩之处在哪里,颠覆了哪些常识

虽然这本书在我看来并不通俗,但有几章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进犯行为,计划生育,两性战争,代际之战这几章都非常的精彩,算是稍微深入浅出的,阅读起来不是那么困难。这几章对于普及基因生来自私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而且用很多例子说明了常识也有出错的时候。

进犯行为说明每个动物都是赌徒,为了获得最大的好处,他们倾向于坐等良机而不是穷凶极恶

同种群的两个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领地、配偶等资源势必要进行一场搏斗。常识认为这场搏斗越激烈越好,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战胜者才会赢得资源让自己的基因存活下去。但是从自私的基因这一观点来看,那种破釜沉舟的好斗精神不会带来好处,也会造成损失,而且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损失,因为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抢夺胜利成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穷凶极恶并不可取。只有暂时克制自己,坐等良机到来,等到对手虚弱的时候再趁机行事,自己方能安全生存,这才是明智之举。看吧,常识往往会使人误入歧途啊。

计划生育这章主要说的是动物的控制生育的行为并不高尚,同样是为了自私的目的

常识上认为一个个体控制生育是为了种群的利益,为了减少资源的竞争,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个体之所以调节生育的子女数,绝非出自利他性动机,而只是出于自我保存的目的。如果对生育不加控制,生育的子女过多,超过种群可以承受的能力,食物短缺加上亲代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好每一个幼儿,导致能存活的子女数少于控制生育所能存活的子女数,这样得不偿失。繁殖是代价昂贵的事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现有子女的存活数,将自身基因延续下去,它们不得不对生育进行控制。

两性战争澄清的误区则是不止雄性容易出轨,雌性也是半斤八两

为了最大限度的使自己的基因存活下去,两性都偏向于减少对于幼儿的投资从而设法同其他配偶生更多的子女。但是,雄性在进化上有更多的优势,因为雄性的精子产生更加容易,而且孕育这件事主要靠雌性,时间和精力耗费不少,已经大伤元气,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寻找更多的配偶。所以,雄性更偏向于抛弃雌性与子女,而雌性受到剥削。

为了减少被抛弃造成的损失,雌性可能采取的方针有四个,一个就是欺骗另一个雄性,或者将胎儿流产并尽快找到新配偶,坚持到底自己抚养子女或者不等雄性抛弃她,她先抛弃雄性。谁先抛弃对方,谁就占便宜,这是个很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为了欺骗对方付出更多的资源在幼儿身上从而和其他配偶生育更多子女,雌性也会做出抛弃行为。所以忠诚才是两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品质。

我觉得这样的理论也可以用于关照人类社会,为什么出轨的多是男性,因为这是基因决定的。同样的,女性出轨也更加值得关注。

代际战争也很精彩,围绕亲代投资这个概念,说明了基因的自私属性

做母亲的该不该有宠儿,她对待子女该不该一视同仁?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母亲对每个孩子都投入食物,时间,照料等资源是不明智的,应该选择更能使她的基因生存下去的孩子进行投资。

这一章引入了亲代投资概念,意思是说亲代对子女个体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投资,从而增加了该子女生存的机会,但是却减少了了其他子女生存的机会。这种投资在动物界很广泛,那些身体羸弱的幼儿,和强壮的兄弟姐妹相比,耗费食物而且存活下去的机会也更加渺茫,他从母亲处获得的基因就不能延续下去,所以母亲为了延续基因的目的会对长得强壮或者更加吸引他们注意的孩子投以更多的资源,对那些羸弱的幼儿不加照顾,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纵容兄弟姐妹把它吃掉。

布谷鸟为了获得更多食物,或大声尖叫以引起养父母注意,为了不招来捕猎者,养父母会把食物喂给叫声最大的布谷鸟;布谷鸟出于自私的目的,还会杀死它的兄弟姐妹,这不是骇人听闻,而是经过动物学家证实的。因为大声尖叫和杀死兄弟姐妹的基因能够保证布谷鸟得到食物从而存活下来,所以这些基因会扩散开来,从而达到进化上的稳定。

那些认为母亲会对每个子女一视同仁的观点,看到这样的例子估计也会大跌眼镜。

所以,道金斯教授说我们必须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子女的头脑中去,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本性里有利他主义的成分。

好人会有好报这章则说明博弈中背叛并不总是奏效

常识上都认为,在囚徒困境博弈里,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背叛策略总是最为划算的。但是道金斯教授又介绍了更加复杂的重复性博弈论,用数学加计算机的方式得出结论,只有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背叛才是理性的策略,而在重复性博弈里,善良策略总是奏效的,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即使我们都是由自私的基因掌舵,好人终将有好报。

三、有哪些可行的建议

对数字不敏感的读者慎读

生命个体会做出利他行为拯救其他生命体,而这两个生命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经过复杂的计算,证明亲缘指数很高。这些生命体直觉上就能知道要帮助的人与其有多深厚的亲缘关系。

虽然生命体不会对此进行计算,但是作为读者,为了读懂这部分内容要学会亲缘指数的计算。父母与子女的亲缘指数为1/2,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指数为1/4,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第二代,第三代堂兄弟姐妹之间亲缘指数又是多少,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亲缘指数又是多少,要从这代向上数,找到共同祖先之后再向下数几代,有几个共同祖先就乘几。

不要小看这简单的计算,虽然只是简单地加法和乘法,可是反应不灵敏的话真的会晕头转向,算不正确。建议那些数学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慎读这本书,如果想挑战的话,建议备好纸笔,迎接头脑风暴吧。

可以适当跳读或略读

我读书向来都是从头读到尾,即使内容再无趣我也会忍,生怕错过精彩的部分。读这本书的经历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读书不一定要这么死磕,不重要的内容或者无趣的内容可以选择跳着读或者略读,知道大概意思就可以。而那些精彩的内容则务必要理解透彻,需要慢慢看。

曾国藩也说过读书和看书的区别,看书是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多多益善,不一定要深入。而读书则是守土,读过的东西要细细品味,理解才是重头戏。

这本书开头两章枯燥无比,术语出没,虽然也有不少日常用词,不是多么复杂,但是那些凑在一起就是不明白说的是什么。阅读的时候,我被原始汤这个概念耗的一点耐心都没有了,都怀疑起自己的理解能力。后来果断学着跳过,直接从给第三章开始看,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加上内容也很精彩,阅读才渐入佳境。

逻辑推理能力不是太好的读者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好人有好报这章篇幅不小,教授的论证也是严谨而细致,耗费不少笔墨在博弈论上,如果简单的博弈论尚且理解困难,那么重复博弈论则会更加吃力。每种策略都有什么利弊,分析起来容易混淆,如果反应能力没有那么灵敏耐心也不是那么好,阅读这本书将是一大挑战。

道金斯教授是牛津大学知名教授,每本著作都是广受学界赞誉,这本书是他学术生涯里的第一本著作,他说这本书有着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热销。

在我看来,这本书之所以如此畅销是因为它的思想性。学术界对于达尔文主义尚存在分歧,对于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单位层次是个体还是种群意见不一,道金斯教授则将进化的单位定义为个体的基因,秉承达尔文主义,用自私的基因这一理论解释进化论,澄清了很多常识上的误区。他并没有背叛进化论,只是选择了用达尔文没有选择的方式,这是一种观察的新视角。

这本书辅一出现就被冠以极端的称号,但是极端的名号逐渐升级的同时,它本身的内容则显得越来越不极端,越来越接近常识。常识是什么,常识不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正确无误的知识,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也可能是不靠谱的。常识是遵循真理的知识,即使备受争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正确性也逐渐浮出水面。

文章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