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利,谁赢了谁?
张凤鸣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母亲因病早逝,撒手人寰,留下张凤鸣和父亲还有弟弟张凤山相依为命,父亲土里刨食,维系着父子三人的性命。尽管家庭困顿,但是张凤鸣和张凤山学习却出奇地好,在那个年代实属凤毛麟角。
在大学录取率不高的年代里,张凤鸣第一年高考落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的甚至是连战三年才成功的。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张凤鸣只好认命回乡务农,即便心有不甘,却也抗衡不了自己的命运。张凤鸣的班主任杨艳君感到无比惋惜,亲自找到张凤鸣的家里,要求他复读,但是看到家中的光景,杨老师有过瞬间的退堂鼓,但是作为老师的责任心还有惜才的使命感,让杨老师当场拍板:复读一年的费用全部由她承担!老师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做父亲的哪还有阻拦的道理?
杨老师和老公都是老师出身,杨老师在高中当班主任,老公在另一所初中当校长,被尊称为王校长,他们夫妇育有三个女儿,当女儿因为一只眼睛受伤没有考学,刚刚在土杂公司上班,二女儿高中在读,小女儿还在读初中。在当时的环境下,属于高知小康家庭,供一个学生读高三,根本不算什么事。
重返校园的张凤鸣连铺盖和换洗衣服都是杨老师准备好的,饭票和菜票杨老师每个月提前充到司务长那里,张凤鸣按月领取,避免了尴尬。本来基础就比较扎实的张凤鸣,没有了物质不足的羁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成绩稳中有升,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地的师范学院。开学报到的时候杨老师早早给张凤鸣准备了被褥和丰厚的路费,起码够一个学期的零花钱——师范学院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金,张凤鸣的大学生活并不苦逼。
春节放假回来,张凤鸣第一时间来家里看望杨老师,并得到了盛情款待,而且杨老师还通过关系把弟弟张凤山转到她所任教的这所高中,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弟弟成绩也比较稳定,这让张凤鸣非常感动。
慢慢地张凤鸣就成了杨老师家中的常客,每每假期到来,都会过来看望恩师和弟弟。一表人才儒雅风趣的张凤鸣深受杨老师几个女儿的欢迎,偶尔几个人一起出去看电影,竟然没有违和感。
张凤鸣大三的时候,弟弟张凤山一举成名,考取了本省的粮食学校,虽然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但三年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直接进粮食局工作,妥妥的铁饭碗,这让兄弟两对杨老师一家感激涕零,妥妥的祖坟上冒了青烟,才有如此的结局。
张凤鸣大四的时候,面临着毕业分配,原则上讲哪里来哪里去,大概率张凤鸣会分配到家附近的学校当一名公社高中的老师。这个时候杨校长给出了建议:如果张凤鸣是自己家的女婿身份,他们夫妻可以帮忙让张凤鸣留在县城的学校,学校也会解决一间住房。
本来张凤鸣对杨老师就心怀感激,没有杨老师的支持哪有张凤鸣的今天?哪有弟弟顺利考入中专,将来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年的相处,杨老师的大女儿除了一只眼睛受过伤,视力不好,其实人蛮好的,在书香的熏陶下,女儿们个个优雅大方。再说了如果不是眼睛受伤,以大女儿的智力,考大学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张凤鸣从杨老师的学生成了杨老师的大女婿,身份的转变,也只是个称谓的问题,但是张凤鸣还是习惯称杨艳君为杨老师,这都不是问题。假期里婚礼如期举行,紧接着小夫妻到上海短期旅行,并拍了婚纱照,在八几年也算是时髦的事情。
开学在即张凤鸣带着娇妻住进了学校分配的单间里,一段平静幸福的时光开启了,互惠互利,底谁赢了谁还重要吗?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