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老子|第41章 大象无形

2023-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根据《辞海》的解释,“士”有八个意思,即男子能任事之称;古指已达结婚年龄的男子,兼指未婚与已婚而言;古代四民之一(士、农、工、商。学以居位曰士);古时掌刑狱之官;军士;通“事”;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姓。网络上根据古代典籍罗列的意思更多一些。在第15章,老子已经说过一次:“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根据文意,这里的士,应当是指“学以居位”中那些掌握了大道的人。“学以居位”之士,即是那些通过学习知识而有一定职位或职业的人,如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小六艺,春秋时代)的人,以及后来的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大六艺,汉代以后的分类)的人。当然,也可以泛指被称为“士”的人。

在本章,老子把“士”分了三个层次,即“上士”、“中士”、“下士”。孔子也曾经把人分为三类,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或者简称为上人、中人、下人。老子和孔子的这三种分法,都是以“文质”为标准分类的,用现在的话说,说是素质。文是外在表现,质是内在品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老子说,素质最高的人听闻了大道,就会尽心尽力地按照道去做人做事;素质中等的人听闻了大道,似懂非懂,信也行不信也行,按道做人做事也行,不按道做人做事也行;素质低的人听闻大道,不禁大声嘲笑谈天论道的人真傻,天天摆弄那些无用的道理,不如挣点钱喝点酒玩玩乐乐来得实惠。老子说,这就对了,不被那些素质低的人嘲笑,大道也就不足以称为大道了。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脑子去理解、去懂。

老子引用古人的12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12个成语,这12句话,第一句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需要慢慢体会理解。大概的意思是:给你指的明道,听起来好像会让你迷路;给你指的前进的道,听起来却好像是让你后退;给你指的平道,听起来好像布满坎坷。最高的德行,好像山谷一样虚空;品质洁白无瑕,却好像一块臭抹布;德行广大,却好像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德行足够有所建树,却好像很不道德;品质纯朴,却好像很油滑。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棱角,成大器却总是最后形成,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却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清它的尊容。老子最后总结说,“道”无形无声,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这个大道,才成就了万物。

本章的“大笑之”,有人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大而笑之”(张景、张松辉译注《道德经》)。“大”是大而无用、迂阔空洞的意思。庄子曾讲过一个典故,说明什么是大而无当。原文精彩,我们直接引用原文: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庄子·逍遥游》)

肩吾、连叔是庄子虚构的人物,但接舆似乎确有其人。据传,接舆叫陆通,接舆是其字,楚国人,为人放荡不羁,因此称他为“楚狂”。《论语》中曾对他有过记载,即“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一章(《论语·微子》),在《庄子·人间世》也记载接舆与孔子的这次相遇了,接舆说了一番话,意思差不多。另外,屈原在《九章·涉江》中也有“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诗句。髡首原是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这里应当是自己剃去头发以避世。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注说:“髡,剔也;首,头也。自刑身体,避世不仕也。”

韩非子在解读“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时,讲了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韩非子·喻老》)

《史记》记载了另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大概那时这个故事广泛流传于世间: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史记·滑稽列传》)

懂得大道的人,有时并不表现出来,而那些似懂非懂、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却常常高谈阔论,似乎什么都懂。人的认知水平有高有低,聪明的人随着学习的进步,其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直至达到认知顶点而一览众山小;而认知水平越低的人,却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并嘲笑认知水平高的人。没有办法,你不嘲笑,我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高。认知水平达到顶点的人,胸怀宇宙,听得见大音,看得到大象,而认知水平低的人,却认为五音乐就是最好的音乐、五色就是最好的风光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