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写作|修改与结构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30人  博庚

2018年08月07日 05:40
美好的一天,始于语音写作。

在今天开始语音写作前,需要提醒自己几点:

⑴ 文章修改

目前日更文章,目只是随着自己的想法而写出来,修改时,需要再一次的提取关键词和定义小标题。

修改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比如说一千到两千字,一般需要 1~2 小时修改时间

所有经典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般性文章,至少需要修改打磨三遍。
快改慢写是语音写作的核心底层概念。
所以,按这种思维,修改是必须的过程。

但文章的修改的程度,实际把控的度蛮难确定的。
总感觉自己文章修改的地方太多了,这样的话比较耽误时间。
剑飞老师说过:1000到2000字,花1.5小时来修改,效率已是蛮高的。

现在的日更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修改当天或者前三天文章。这些文章是最有感觉的,改写起来也是最方便的。

原来写的那些文章,是有当时感觉的,在随着后续文章时,针对原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
文章的内容是有时效性的,一旦一篇文章的内容过时效性,从内心上来讲的话,就不愿意回去进行更改。
在时效性内更改,效果是最佳的,我认为的最佳时效性为:一周。

对文章的修改,现感觉已没有那么厌烦了,一旦进入更改的沉浸状态,就貌似进入了很机械的状态,只是删除,修改和添加。

当二次更改时,有可能不能明白原那个当下所表达的含义,更改时会更改变化了原有的含义,这是比较痛苦的地方。
如果改善这点,那就必须提高正确率。
当正确率提高了,原文与表达的内容也就完美的展现了。

一篇一次性的成文,或者说一篇一次性接近的成文,是要经过不断的刻意训练而产生的。

每个伙伴的训练阶段不一样,所消耗的时间也不一样。
普通话说的好,识别率比较高,正确率训练的时间会比较短。
有的可能比较擅长于讲故事,擅长于内容的组织,逻辑框架的训练时间会比较短
有的可能擅长于情感情绪的表达,即兴演讲是能迅速的打动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们是在不断的刻意训练过程当中,不断的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⑵ 对不做输入的理解

剑飞老师一直再强调:
在进行语音写作时,尽量不要去输入,
或者说要输入时,先看输入的内容,过半个小时后再来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输出。

不输入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让我们能够虽以往所学进行深度挖掘,深度打开记忆,把记忆深处的内容给提取出来。

我的困惑?
感觉无法把原来的记忆给提取出来。
现在觉得如果说没有输入或者说没有文章题材的触发器,没法接写文章。

但这或许也是悖论,就像现在这个当下,其实也没有做一个输入,也没有刻意的去想一个题材,只是拿着手机,只是开始讲起来,内容也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这些内容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内容,
我想要的是
—— 有逻辑,有框架,主题清晰,结构层次明确的文章。

以上的这种结构,逻辑清晰,文章,有可能是我的妄念,这是最理想的语音写作的最高状态,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还有一种想法就是:
我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随着思绪的打开及不断的表达,内在就已包含隐含的结构在里面。
这种隐含的结构其实就是环环相扣的顺序结构,也许他是没有更多的因果关系,但是点与点之间还是有相关联的。

这个结构其实就是并联结构,或者说是串联结构。
并联结构也是结构,所以,只要是能书写成文的,本身就包含了结构。
现在写的文章,只是做错别字的修改,归纳提取主题词,形成小标题,各个小标题就是并列结构。

语音写作最基本的逻辑就是并列结构。
至于其他的一些高级的结构,需在后续的刻意训练中,不断的去练的,这样结构话的能力将不断的提升。

所以,我需要放下这样纠结。
顺其自然,按照自己的思绪,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语音写作内容的表达。
一切技能的习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

要更有耐心的进行文章修改,这也是隐含的刻意训练过程,只是没搞明白心理表征而已
—— 修改的过程,也是结构化的过程。

要维持这样的信念
——耐心的进行修改练习,在实践中体会表征。

先改个100天再说,100天后定会有其他的理解和想法。

100 天后,或许就打通升维了。


本文底稿基于语音写作:
创作时间:2018/8/7; 5:40 - 5:58 ;18分钟
修改时间:2018/8/14; 19:30 - 20:20 ;50分钟

语音写作训练 |日更第 34天;第 34篇
『剑飞语音写作』| 第三阶段 | 思维刻意练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