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成长遮望眼

2022-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飘雪的天堂

文/完形大杨老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国人们在外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凸显出内在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向内在寻求生命的意义及心灵的归属。

所以在二十多年前,随着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心灵成长的概念也一起来到了中国,心灵成长已经开始变成一种时尚。好像如果一个人追求心灵成长,是很时髦的事情。

很多人开始打着心灵成长的旗号去追求虚幻的自我,不再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大家开始以爱自己和做自己为由,要轻松地、自私自利地为自己活;

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逃避责任;

要找让自己舒服的人一起过日子来逃避现实。

在我看来,很多人只是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一个真正的强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伤痛,愿意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而不是逃避。

目前西方很多心灵成长的课程及国内很多心灵成长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很多人打着成长的旗号,不愿意走进婚姻,不愿意工作,迷失自己安身立命的哲学。

很多人以上课、学习、成长来逃避生活,逃避现实,把成长当作一个心灵避风的港湾。

其实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走在内在成长的路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我们的生命哲学,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是追求心灵的安逸,修身是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人格,修正自己的言行,借着别人照见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涵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在工作、生活、关系中不断地修行。

离开了生活,所谓的成长实际上是非常虚无的;

离开了工作,离开了关系,成长是不堪一击的,而且是脆弱的。

成长不是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敢立于斜风细雨处,敢于像梅花一样在风雪中绽放,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有人笑言:

谈一场恋爱远胜于山中打坐三年,养孩子一年堪比十年的修行。

古人云: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所以,真正的成长一定是在关系中、生活中、工作中成长,而不是为成长而成长,更不是以成长为借口的逃避。

成长之于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日常的琐事,成长之于生命就如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雅俗共赏。

过去十几年的助人工作中,经常会有人问我,成长要上什么课,读什么书?

我总是会说:

上“生活”这堂课,读“关系”这本书,足矣。

生活离开了成长会变得盲目,成长离开了生活会变得虚无,安住当下,如实如是,即是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