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怎么写文章的【简书专稿】 ——对一位简友的几点回复
在一个qq群,每天总会有新加入的简友,问一些很呆萌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冒一下大不讳(我知道在简书大神多的很),充当一会大神,希望大家不要扔鸡蛋给我,适度的抛一个秋波呢,还是需要滴!
今天就有一位在群里问,你们都是怎么样写文章的。今天这篇写给简书的专稿,就以我浅显的见地回复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老简友,看过可以给个喜欢支持我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新简友,读过可以评论喷我一两句,我都会高兴接受的,当然我更不会拒绝土豪的你,按一下“打赏”,酱紫的话,宝宝明天早上的面包钱就有着落了!
好文章最主要的是内容。内容有几个特性。
1,最熟悉的人,物,事。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不要盲目的追求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挖空心思的去写,这样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写一句话想好几分钟,写一段话要花半天时间,写着写着本来构思好的到后来整个思绪都变乱了,于是就有想把电脑当废纸扔进垃圾桶的冲动,千万使不得。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写作培训,现在暂时休整,没有招生。那个时候就遇到好多刚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朋友,因为都是不熟悉的,开始的时候我不给任何的压力,就让大家随便写,看看能不能写出文章来。每一个都表现很努力的,有时候后半夜3-4点钟都会有人发表文章。想想真的好心痛。
后来有人建议,要不每天给个命题吧,这样围绕着一个题目写可能会容易一些。其实我心里明白,给了命题将会更难写。写文章最怕得是没有具体的事和物能够让自己的思维腾飞,而一旦命题如果恰巧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还好,如果不是那就更加糟糕。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不同意,后来还是执拗不过,于是我就试试,结果不出我所料,连续三天都是让大家去写热门事件的点评,没有一个人能写出来,其实真的不难,稍微看一下新闻,结合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写1000字以内的文章,就这么简单。
后来调查写不出的原因就是对热门事件不熟悉,我想想,觉得醉了,也不想多说什么,后来我只说,不管写什么,流水账也行,你们每天写吧,因为命题已经试了——失败感很严重!
最后每个人记记流水账,半个月过去了,反而慢慢的都找到了感觉,原本就算写200字都困难,后来每天写800-1000也觉得没什么了。其实,“流水账”往往都是自己最熟悉的!
2,最擅长的字,词,句。
有了最熟悉的人,物,事就有了好文章的灵魂和精神,就想造房子有了柱,梁,基,当然这显然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砖块,水泥,沙子来垒砌填补墙体,这就是写作中的字,词,句,又称之为语言。
一篇好的文章,贯穿始末的语言自然也是沁人心脾百读不厌的。好的文风也是读者喜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文风可以模仿的,只需要多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文章,久而久之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就会有些相同了。
当然,最好的语言还是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积累,其实写文章无非就是将说的话把语音的表达方式,转变成文字,仅此而已。你在聊天的时候能够归纳出1,2,3……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一定不会觉得没有语言可以表达的。
当你把自己日常的交流整理成文章,给到读者的感受会觉得倍加亲切,文章的可读性一定会急剧提升,不信你试试。尽管你可以把整篇文章做成模仿秀,但是真正的有生命有灵魂的语言比喻要与你本人的性格靠近,才能牢牢的栓住读者的心。
3,最擅长的书写工具。
今天写作,很多的人都不是专业的写作者,都是业余的。写作又是一件比较容易耗时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好不容易有些灵感,能够伏案疾书的时候,键盘上啪啪啪一边码字,一边还要思考具体的内容,那是身心俱累呀,有时兴致高,一码就是洋洋几千文,敲字也是挺累的!
所以,在书写的过程越短越好,这就需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书写工具了。简单的说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输入方法。如果自认为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可以选择语音输入,方便省事。如果知道手机和电脑联合起来使用,写一篇文章也是很轻松的,这些我以前在教学员的时候都详细的教过好多很实用的方法,,洋洋千字文,不用一小时,啪啪啪就完成啦!
如果普通话不标准,那至少地方的方言要说的准,否则我救不了你,你就一个个敲吧,敲久了,熟练了也就快了。
提高书写的速度对于一个新人来讲其帮助也是挺大的,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都是深有体验的。
+++++++++++++++以 下 都 是 题 外 话+++++++++++++++
我也是一个来《简书》写文章不多久的简友,从第一篇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坚持往首页投稿,这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最终的目标,当然最终最终的目标就饿是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出现在首页啦!
我也真诚的期待每一位读者都和我用心的交流,因为我书读的少,文章写得不好,读者不多读几遍估计读不出味道来,多读几遍我相信还是有些味道的,至少我不会有浪费读者的时间的计划,无论你读几遍,都是有价值的。不信,你进我的主页,一篇一篇的从头读起吧!
最后,告诉看到这里的每一位读者:你的喜欢是我明天更新的动力,你的评论是我进步的阶梯,你的打赏是我将后半生献给写作的唯一理由!祝福你做了一个成功的选择:以上三项你都选了,你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