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16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母亲的心不胜戚戚焉
儿子自上高中后,一直住校,半个月大休一次,也只能在家呆上一天半。每次回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没有好好的和儿子聊聊天,又到了儿子返校的时间。
每一次返校,我都坚持开车送他,只是为了能多和儿子相处半个小时的时间。每次到了学校,他背着书包,拿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进学校,我目送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16岁的儿子今年上高二,已经186厘米的身高,我每次在送他离去时,都会轻轻地给他一个温暖的鼓励的拥抱,可惜我的额头只能触到他的肩膀,看他一脸的不耐烦,急着要离去的样子,我的内心更加落寞。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的庇护,而是很多家长的内心已经不能适应离不开孩子的生活。相反,孩子一旦脱离了家长的视线,完全凭靠自己独立生活时,他一样会学着照顾自己、学着与人相处、学着适应新的环境。
孩子的班主任曾经在班级群了分享过一个视频短片,是著名的皮克斯耗时三年制作出的仅有6分钟的片子,结果这部片子让两位总统落泪,也让看过的很多家长深刻反思。短片主要讲述了一只饥饿的小矶鹬,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海浪肆虐的沙滩上觅食的故事,但是影片却传递给父母一个深刻的道理:成长必定充满了痛苦的磨练,只有家长勇敢的放手,让孩子走出舒适区,独自去面对未知的生活,孩子才有机会锻炼的羽翼丰满,进退自如。
记得儿子高一刚开学时,学校进行一个星期的军训,那还是15岁的儿子第一次离家。我每天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对他的思念以至于夜不能寐,白天我让自己埋在繁忙的工作中无暇去思念他,晚上却经常看着他的书桌、小床、玩具发呆,甚至在电脑上一遍遍的播放着给他拍过的视频,儿子第一次不在身边的日子倒让我这个母亲难以适应。军训结束前的那个晚上,儿子终于来电话了,我埋怨他怎么这么久也不记得给妈妈打电话,儿子说每天的生活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打电话,而且他在学校适应的很好,又没什么要紧事儿没有打电话的必要。听完儿子轻描淡写、云淡风轻的一席话,他倒是在学校里适应的很快,我这个母亲却每天牵挂着他、思念着他,年轻的孩子终究不懂一颗母亲的心呢。
高中一年的时间,儿子一直坚持着一个周打一次电话的习惯,只是报一声平安,有时候一个电话也没有,理由是打电话要排队插卡而且也没啥要紧事儿。从来没有提出过让我们去给他送点好吃的或者其他的东西,遇到困难都是自己解决,而且打来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学校的伙食很好,和舍友相处的也不错,自己会抽时间洗衣服,就是洗澡不太方便,学校里澡堂的条件不太好,他夏天基本上自己打热水在水房里擦洗一下,冬天就勤换洗着衣服,两三天洗一次头发,坚持着半个月不洗澡,等到大休时回家一起洗。儿子说起在校的生活,一脸平静淡定,没有抱怨没有诉苦,一年的住校生活确实让儿子成长了很多,离开妈妈的照料,他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和儿子今后相处的日子也注定会越来越少,我可能会更多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道路的转弯处,我泪眼滂沱,儿子却迈着坚实的步子去面对他终将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