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与游民文化读书笔记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近日,小澡哥读王学泰关于游民与游民文化的文章和书。读书笔记摘录如下:
一、概念解析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宗法社会。宗法网络对每个社会成员既控制又保护,宗法人的利益由大家长代表,不必自己去面对社会,长期以往造成了个性萎缩、缺少独立意识等特点。宗法人认同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宗法人的性格。【注:关于宗法秩序,可以参见小说及由此改编的影视剧《白鹿原》;对宗法人个体不成熟、盼望救世主意识的批判,可以参见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及其改编的电视剧《天道》】
游民是从宗法网络中游离出来,脱离了主流社会认可的社会秩序。游民离开了土地和宗法秩序,自己单独面对社会,必须要改变宗法人个性萎缩的性格,否则就会被淘汰。游民离开了宗法社会,必然要意无意地摆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离开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文明,又没有其他文明替代,只能回归野蛮。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典型的游民形象。
游民不同于流民。流民往往是大规模的群体性流动。在这个流动中宗法秩序往往并没有被破坏。东汉末年、东晋末年,常有数万或十数万人口在“渠帅”“渠魁”带领下做大规模的流动,甚至成汉这个建立在蜀中的国家都是流民建立的。游民则是个体性的。游民的个体性流动不同于流民的群体性流动。在流民的群体性流动中,个体跟着大家长走,还要听大家长的,没有自己面对社会的机会。游民则是自己面对社会。这就会促使游民个性萎缩的性格发生改变。如果游民不改变性格,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
王学泰认为,游民是一个中性概念,不包含任何贬斥的意思。他认为,游民有着与宗法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性格。生存是游民的最大压力,因此他们勇于进击,注重眼前利益。尽管游民群体有很多缺点,但这是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不能由个体来承担。
二、游民的特点
游民在生存线上挣扎,往往与相同命运的人结合起来,形成隐性社会,扩而大之,就是形成了游民的江湖。王学泰认为,游民是江湖人的主体,但很难成为江湖的领袖和中坚,因为他们缺少文化和组织能力,那些能够一呼百应,在江湖上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成为江湖领袖的往往是其他阶层的社会边缘人。
所谓社会边缘人,是指本属于主流社会,或是由于生活状态、生活经历(如《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林冲),或是由于统治者的政策(如花荣、宋江)、或是个人的选择(如晁盖、鲁智深、柴进),他们从社会主流走向社会边缘,甚至堕入江湖,成为江湖中的中坚或领袖。
王学泰认为,所谓游民心态,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亡命徒心态。游民有四个基本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反社会性,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只有原有的社会秩序维持不下去了,游民才能获取最大利益。在原有社会井然有序的情况下,游民造反的努力很难成功。比如:“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第二,主动进击精神。游民一无所有,没有负担,敢打敢拼。即便失败了无非是“烂命一条”。
第三,帮派只讲敌我,不讲是非。游民组成的帮派不仅对帮派外只讲敌我,不讲是非,帮派内部也是如此。比如电影台词“兄弟的事,最小也是大事;女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增加内部凝聚力。
第四,反文明。由于缺乏文明约束,游民把野蛮发展到极致。游民没有财产权的观念。他们说抢的是“不义之财”,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游民认为性对他们是一种祸害,因而敌视妇女。由于本能需要,他们一旦有机会就会占有女性,搞“三宫六院”。
三、游民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自从宋代开始,游民拥入大城市形成群体,产生了第一代江湖艺人。江湖艺人与游民有大体相同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有些就是游民转化而来的,他们创作和表演的通俗文艺作品渗透了游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产生了游民文化。游民文化就是传统的通俗文艺作品(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散播的、有别于占主流地位(儒家宗法社会)的种种理念。
《三国》《水浒》这种通俗文学的广泛传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支配了中国人的某些行为,甚至影响到民族的精神生活。梁启超曾说,那些江湖盗贼思想,才子佳人思想,帝王将相思想,哪里来的?还不是从通俗文学中来的!鲁迅曾用“水浒气”与“三国气”描绘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游民习气。
在传统社会,中国许多老百姓的历史知识是从通俗文学中来的;在现代社会,老百姓的这些历史知识往往是从电视剧中来的。在当今社会,很多中国人身上仍存在“游民意识”。可以说,游民是社会问题,也是文化问题。社会的游民化导致人们价值失范,理想丧失,为眼前利益是求。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倡导不讲游戏规则,搞阴谋诡计,奉行“只讲利益,不讲是非”的丛林法则,最终毒化人们的思想。
王学泰认为,在当代社会,大多数进城农民工的收入低廉,基本就是个“保命钱”,只能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存。城市里的“无根者”看不到前途,生存缺少确定的保障,几乎与游民没有差别。他主张善待进城打工的“无根者”,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初级保障,才能消弭当今社会的游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