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主题"秋")
酷夏远去,秋意渐浓。早晚的凉意很深,露水很重。太阳出来之后不再避之不及,背对着太阳,感觉全身暖洋洋的,可以晒很久。
今天又是一个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的大晴天。
趁着闲暇,把厚一点的被子、床、床垫,一一翻出来,摊在阳台上晾晒。那些夏天的床单、席子薄被也统统洗掉。整个院子都塞满了衣物、被褥,我太喜欢这种惬意的感觉了。
无论是街道,还是马路两旁的桂花树,星星点点的都开放了。有白色花的、有黄色花的,不注意看还发现不了他们,躲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下。这让我想起了宫崎骏的动画片《幽灵公主》里的森林小精灵。那些桂花就像那些调皮的小精灵,躲在树叶下面,使劲的吞吐着芬芳。
秋日里桂花的香气最是沁人心脾。无论是漫步在街道,还是骑着电动车呼啸而过,亦或是开车打开玻璃窗,那些香味总是能追上我。整个世界都在桂花的香薰里。
若是经过一片村庄,还可以看到有收割机在收割晚稻。那轰隆隆的大怪物,像远古的饕餮神兽,大口大口的,连同秸秆和稻谷一同吞进肚子里。稻杆被碾碎,发出特殊的芳香,令人不由得想要深呼吸。
收割机的屁股,将碾碎的稻杆全部拉了出来。农民伯伯开着三轮车在路边,等待着收割机的谷仓装满,再从出谷口倾泻而出,倒满整个三轮车的拖斗,然后兴致勃勃的把谷子装回家。
天气好就直接倾倒在屋前的水泥地上。现代化的设备和基础设施,让农民们省去了好多汗水。种田再没有以前那样辛苦和操劳了。
小时候的稻子,是戴着草帽,光着脚,弯着腰,屁股撅向天空,一刀一刀的割倒的。然后用脚踩的打谷机给谷子脱粒。脱完了之后,再用蛇皮袋装好,扛到岸边,用牛牵引着两个轮子的板车,一车一车的拖回家。
那时候家门口的院子也没有硬化成水泥地,还有专门的晒谷场。晒谷场长满了草,就像公园里的草皮。每家每户都有十几副晒谷垫,宽约两米,长约三米五。每一个太阳刚出来的清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把前一天卷好的晒谷垫打开。从家里把一包一包的稻谷倒进垫子里,用筢子推平。
晒个把小时就要用芦苇编织成的扫把,把谷子里面残余的稻杆碎片扫干净。太阳大的话,晒两天,太阳不好,要多晒两天。完全晒干的稻谷在下午收的时候要用手摇的风车,吹干净谷子里的杂物,最后倒进谷仓里。谷仓里的谷子是自家的储备粮,一般要供家里的人和禽畜吃到明年春天。
小时候感受不到秋收的快乐,只觉得晒稻谷是一件非常繁琐辛苦的事儿,傍晚收完稻谷,感觉身上满是尘土,全身痒痒的。收完就想马上洗个澡。
大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一年的有收获在眼前,总是不自觉得感觉幸福和快乐。
除了收稻子,很多瓜果也成熟了。
我们这里喜欢种南瓜和冬瓜。它们奇形异状,有大有小,颜色有黄有青,色彩各异,在简陋的储物间里堆满了南瓜和冬瓜。各个房间,空余的墙角下也时常堆三四个南瓜。现在偶尔回家,看到这些南瓜,甚是亲切。而且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质朴的美感。
除了南瓜,还有红薯、芋头、凉薯。
房前屋后的柚子树也挂满了绿色的柚子。柚子渐渐的变黄,可以吃了。但是却很少会打下来吃。它的果肉又酸又苦。要降过几次霜之后才能吃出甜味来。因为不好吃,所以总是等它自己自然脱落。柚子掉下来,滚进坡下的沟里。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腐烂,到了第二年又变成了柚子树的肥料。
橘子树就比较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橘子树少,成熟的更早,味道更甜,所以早早的就被摘完。
要是有空的话,还可以带上厚手套去山林里面摘板栗。板栗的外壳是一层厚厚的皮,还有布满全身的尖刺。就像海胆一样,只是比它小,通体绿色。所以我们要带上厚厚的手套,带上剪刀,才能剪破带刺的皮,得到那栗色的果子。新鲜的板栗尤其的甜脆,经常等不及把它炒熟,就随手几个随手几个给吃完了。
这时节我们最喜欢摘的是野生猕猴桃,它是一种藤蔓上结出的果实,鸡蛋大小,摘下来的时候非常硬。我们总是把它放在抽屉里,坛子里,等它慢慢熟了之后,软化了才能吃喂。
小时候为了能够让它快点熟,会把它埋进稻谷里面。可是这有被忘记的风险,一旦忘记拿出来,野生的猕猴桃就烂在了谷子里,等偶然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能吃了,还弄脏了了稻谷。所以大人往往是会阻止我们这么干。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八月炸炸,那种带着青紫色外壳的坚果,熟透了会自己裂开厚厚的果皮,露出白色的果肉。这果子非常好吃,只是籽太多。这种果实是野生的,非常难得,可能是因为少所以对它的味道念念不忘。
深秋的树林远远的望去,就像一幅油彩画。由绿到黄,间次的被泼洒在各处。有的地方有很多红枫叶,就像燃烧的火焰。层林尽染,说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山林景色。
要是偶然遇到几颗银杏树,就像在大街上遇到惊为天人的美女,总会忍不住驻足多看两眼。金黄色的叶子就落在树荫下,看上去地上的叶子就像它金黄色的倒影。
我太爱这个时节了,我的五脏六腑,我的眼耳手足,从身体到心里都充满了收获和享受的感觉。
秋意渐浓,多想留住此时此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