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日记107(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恨无人借买山钱)
2023-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颜珠珠
浣溪沙·花满银塘水漫流
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⑾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苏轼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三国时期魏国初建,官至尚书郎。中:醉昏。酒圣贤:言酒的清浊。
刘伶:魏末晋初的文人,“竹林七贤”之一,字伯伦,沛国人。著《酒德颂》一篇。
潘郎:即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晋书·夏侯湛传》: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安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出自宋代詹中正《退居》,全诗如下:“宦情文思竞阑珊,利户名枢莫我关。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须知百岁都为梦,未信千金买得间。珍重樽中贤圣酒,非因风月亦开颜。”
上片,借赞扬古代贤明之士来表达对同情者的仰慕之情。“徐邈能中酒圣贤”,是隐喻徐得之的直言相谅,秉性修甚,颇有徐邈能识酒的清浊(世道清浊),醉而不问公事的洒脱气质。“刘伶席地幕青天”,是隐喻刘唐年隐居乡间,简从陋出的生活和贤明放达的性格,如同“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屋无室庐,幕天席地”的旷达胸怀。“潘郎白璧为谁连”,是隐喻诗人潘大临与挚友的友善。两者分离,苏轼发出“潘郎白璧为谁连”的哀叹。苏轼有意将古之徐、刘、潘三贤才与今之徐、刘、潘三贤才同姓偶合,为的是表达苏轼向慕贤明,追求旷达的处世观。
前日出游昆山,住宿一晚,市民文化中心有操场,河道,游泳馆图书馆,很宜居,不过物价小贵堪比上海。
回程25公里开车至安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4648/0892af6d63435f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4648/226e7390a179ec1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4648/6e421a6ca33b98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4648/d2502cff624b79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4648/d8a24898411e32d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