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碰撞社会热点

沉默的大多数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24人  古月适之不适

1、沉默不是我的错,难道怪别人?

自由发言是天赋的,异见更是在所难免。

春秋时代,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也却是惊人深思的时代。

我不是怀念那个时代,只是怀念那个氛围。

现在的网络充满了乌烟瘴气,而非主流争辩,一言不合就撕逼,再不合就开始动手。

期间夹杂各种问候对方家人,恨不得把对方问候得体无完肤。

历史上的百家争鸣不是过眼云烟,各种子在人群中一立就是一场演说,卖力地宣扬各家学说。结果呢,只是留下了几个仅供历史参考的教科书。

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学说的碰撞才会产生一些崭新的,或是更有利于当时社会进步的方法。

诚然,百家争鸣之中掺杂了不少私心,他们都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谋求社会的和平与进步。殊不知其中也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结果就是遭受不该有的打击。

但星火燎原,哪怕是一丁点的火星的迸发,也给一种学说有了传递的机会。哪怕是后来的焚书坑儒,也没压倒新学说的传播。

2、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最大的好处是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单是一个淘宝网就可以把我们老老实实地锁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买遍全世界成了现实,而我们却变得更懒了。

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来不及去甄别有用的信息。其实,我们也懒得去深究信息背后的真相。

然后我们就成了推波助澜,或是火上浇油的人了。在那些始作俑者的怂恿下,我们反而变得更有利可图。

稍有些风吹草动,碰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人,煽风点火的后果就是,事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反观我们自己呢?在信息面前,好像成了婴儿,一面大肆地接受任何信息,一面又不加咀嚼地把信息传播出去。在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时,我们却开始袖手旁观了,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更可怕的是,我们有时还认识不到这种危害,还是一头雾水地把自己装糊涂,或是装作无辜地吃瓜群众,极力撇清自己的关系。

3、责任不是他给,而是自己内心产生

有时自觉就是一种潜意识,你做到了就是举手之劳,没做到也是种解脱。

我们都想跟那些对我们不利的事说No。但这只限于已经发生的,对于那些看着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我们都不会正眼瞧一下。

这就是各扫门前雪的真实写照。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失声呢?

或许是无意关心,或许是关心了也没用。

我们只会在享受着便利的时候,说几句挑剔的话,但从不愿说出改进意见。

我们今天选择了默不作声,是沉寂的开始。

而当我们想要发声,却发不出来的时候,这就是一种社会病态问题了。

一个不允许有反对意见的环境,最终也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严重些的话,这就是一种畸形的环境。

你想发表异见,就会被认为是异类,将受到千夫所指,或是世人的唾骂。

于是,有些会说话的人,也选择不说话了。慢慢地融进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

但是,有哪个精神病人会觉得自己有病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