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霞辉千丈

2023-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休
朝霞

前天,晚霞铺满西边天空的时候,我对旁边的人说:“看,晚霞,好看吧?”

对方抬头看了看,就说了句谚语,我听不太清楚,似乎是''朝霞起,台风雨;晚霞归,晒死鬼''。

我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其实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也许对方是碰巧说中的。

前天傍晚满天的晚霞,流光溢彩。然后昨天太阳特别的大,鬼是没有的白天。今天凌晨五点多,我有事出门,又看见了满天的红霞,然后今天是连天的台风雨。

挺巧合的吧?

我也觉得那谚语说的话,应该是碰巧言中。

但回头想想,可能也有点点道理。我不是气象专家,不能深入浅出的解释什么。

但有些谚语,一辈又一辈传了下来,许是有几分它能传下来的道理。

在以前,天气预报还未能像现在这样普遍传播开来的时候。很多老一辈的人,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应该是有各类谚语来支撑。

最近回来,听一些八十来岁的老人,时不时从嘴里蹦一句谚语出来。可惜,许多我听不懂,也没特别用心去记。

这类谚语,应该要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了。

像端午节前几天,也曾听见一老人说了谚语。她的意思是,端午节前几天,会有鸡枞菌出来,告诉我们可以去找。

谚语我记不住了,我当时也不怎么相信她的话。结果她一样说得很准,许多人在端午节前那几天,找到了许多鸡枞菌。

其实,这些谚语,也许换了个地方,就不会有那么准确了吧。

我不了解这些东西,也不想为了写点什么,而去百度一番。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好了!

我们以前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我拍着胸脯说,虽然上面都是骨头,拍着痛。我想说什么了?噢,我想说的是,他们用几千年来总结,编了顺口溜,谚语这些,来让后辈记住一些东西。总是有用的东西,在民间才能流传得下来。那时候社会的底层,我想,文化普遍是不高的。

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在那个节气的时间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然后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顺口溜,谚语什么的。

我觉得,有一大部分,要葬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了。

十之八九,有用的,没用的东西,要慢慢消失了。

这算不算该归罪于文明的进步?

其实,我觉得现在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每一个人,你只要有心去挖据,都能让你挖出来点东西。也许会有些,让你不可思议的东西也会给你挖出来。

以后,当你们的孩子,要从你们嘴里,再挖点什么出来,你除了诗词歌赋,或者一些地理天文,可能还真没啥值得挖的。这些网络上,一搜一大把。

我可没说,那些谚语网络上不可能有的话,因为我也没百度。

但总是有些,网络上未曾记载的,在那些老人的身上。当他们走了,也就带走了。

难道你还能一路披荆斩棘,向地府闯去。然后告诉阎王,你要找个人,问几句话?

篇头的照片好看吧?其实,我很少起那么早。拍出的照片,是不及真实的场景好看的。

很美的朝霞,很久很久没见过了,只是我那个角度,实在是不太适合拍照。我其实想上楼顶拍的,但是一下子又走不开。因为有收购水果的人来了,硬给我爸抓起来去帮忙。

我呸,我多久没爬过树了,给临时拉壮丁,我觉得我当时都没睡够。

我爬了两棵树,我就不干了。因为我来一句,说我腿软了。

一帮人,就我最小。那些人来收水果,总想支着我上树,然后我假装爬了两棵,我就看着他们上树了。

你们猜猜,你们买的菠萝蜜,多少钱一斤的收购价?

5角钱一斤!

只是我爸觉得,留树上也没有人去吃,太浪费了。所以喊了人来摘。

最后一结账,七百块钱。

所以,各位以后万一买菠萝蜜,别告诉人家,是我说的5角钱一斤,怕挨打。

说点什么,不说些什么,反正都说了。这也没谁认识我,觉得简书这能壮胆。

来来来,分享点我朋友写的诗词。只是送给我了,也算是我的…

长路漫漫觅芳踪

清风徐徐等君鸿

千里迢迢难聚首

一声叹息与风拥

          南乡子  落梅

雾起满月湖,轻踩落英忆旧途

    风裹幽香水更阔,梅园

        遍地花里暗生怨

         

              虞美人  独处

  夕阳落尽夜寒起  千家灯火里

孤身野旷随风舞,柔情细言满腹,     

                向谁语

夜来灯火起

月圆夜末央

虫鸣奏夜曲

何故起相思

只看,就别点评诗词好与不好了,不好还是尽量点个赞吧。反正我不清楚韵律上,适合与否。

其实,挺想分享些诗词的。我想,应该是有几千首吧,你们感兴趣的屎尿体,似乎是也不少。

但又实在是怕看的人乱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