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有智慧的芦苇
给自己定的目标的最后一天,每天强迫自己输入和输出,向前走还有可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回想自己这些天,和原来不一样的是,原来的自己,或者说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可以做到像卢梭所说的那样: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每天都有零零散散的想法冒出来,自己内心深处欣喜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想来还是很可惜,所有的思想只停留在曾经的某个瞬间,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加工,以后可能再也难以想到那个主意,也再难有当时一模一样的情景去让自己产生某种特殊的情绪。
在现在社会,仅仅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样才能让我们在现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今天听罗胖的逻辑思维,其中提到:人生的智慧包含多个层面,人越老越有智慧,因为随着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人的同理心和平衡心得到了更好地锤炼。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同理心即人的共情能力越强,越能够体会到对方的情绪状态,并根据对方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做出对方能够接受的行为表情,这种心理贴近于人本主义的思想;平衡心也是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地发展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他和母亲去捡别人不要的粮食,却遭到了凶神恶煞的一个青壮年的毒打,把他的妈妈打得遍体鳞伤,数年之后,他们再次重逢,那个昔日的青壮年变成了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头,妈妈释怀地笑了:你看,他也老了。当然,不少人将这个行为解读为胸怀宽广和善良,我并不反对,毕竟人生需要鸡汤。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的平衡感呢?坏人也是熬不过岁月的,终将老去,终将无力,终将失去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拳头。
我们,从婴儿长到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少年蜕变为青年,最终从青年走向老年。幸福的是,我们可以回溯历史,回溯经典,阅读经过时间的冲刷所筛选遗留下来的人类经典,去品味别的时代的文化和智慧,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在我们阅读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和判断,尽量去做到跑赢时间,趁早把生活折腾得与众不同,能够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弯路,可能人生没有捷径,那我们就多走稍微容易一些的路,不要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早早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毕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早点做个有智慧的人,自己让自己成为上天的宠儿,将你的思想加上意志,坚持等佐料,煲出智慧的汤。
以后就要更加深入地思考,愿你我都能成为有智慧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