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钱财,谁来保管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天相连

遇到一对夫妻闹矛盾,主题就是谁来保管家里的钱财。妻子要求丈夫每月把工资交给妻子,丈夫则是认为凭啥要交钱出来给对方。

为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里的气氛凝重,已经僵持了很久,谁的心里都是憋屈。

那么家里的钱到底交给谁来保管呢?

我们宁波的家庭,女人的地位相对于来说比较高,我身边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以家里妻子保管的钱财为多。

且这个女人一旦保管了钱财,说出去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情。以我家的一个邻居为例,妻子是个家庭主妇,姿色和持家能力都平平,可是她最得意的一点是,她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

我也是相当不解,她有何能耐让丈夫把每个月的收入,乖乖地叫出来,看来真有外人所不知的内情。

当然,当一方心甘情愿地把钱收入叫出来,让对方保管,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可是,大多数的一方是不甘于把钱“乖乖”地叫出来,那该做如何处置呢?我来说说这个“千古难题”。

首先,我的理念是:在家庭中,夫妻双方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偏好来决定谁负责管钱(比如我是马大哈,我不喜欢细碎的事情)。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安排方式,没有一种固定的正确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排方式:

共同管理: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理财和决策过程,共同管理家庭的财务,谁也不用把钱交给某一方,设立一个家庭账号。这是夫妻沟通比较顺畅的情况下,我认为也是最理想的方式。没确切的数据,在中国这样的家庭的有多少。我估计是不会太多的。

主要责任者:夫妻中的一方负责主要的财务管理任务,如支付账单、投资决策和预算编制,一方按时交出一定比例的收入。当然家庭的比较重大事务会参与决策过程,但主要将责任交给另一方处理。在我们宁波家庭中这样家庭的比例是挺多的,而且以妻子居多。

这种家庭是一方对另一方建立在充分的信任基础之上,主责方能力相对来说更出众,包括赚钱能力和决策能力。

分工管理:夫妻双方在特定的财务领域承担不同的责任。例如,一方可能负责日常开支和账单支付,而另一方则负责投资和储蓄计划。能选择这种方式,双方都有经济基础,收入不是很悬殊,实行起来更有操作性。

以后,我觉得将来的家庭,男女在社会的角色越来越没差异化,这样的家庭会占大部分。我也很赞成这样的模式。

轮流负责:夫妻双方交替担任财务管理的责任,例如每个月或每年交换角色。这样可以确保双方都对家庭财务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分享责任。这是说说而已,操作起来我认为是不实用的。

最终,还是在于双方的沟通顺不顺畅,如顺畅的情况下,谁保管都不是问题。家庭成员都是亲人,家里是不需要讲道理的,更不是说法的,和睦相处,家庭幸福才是主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