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摄影散文

楼角的小山、小池、小水,是鱼儿的乐园

2021-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博物馆学文化

在楼角有一个小小的人造景观。

占地面积不过五六平方米,布置的假山高不过2米,为了不显单调,假山上还穿插着摆放了几盆吊兰。

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在山中住,可以来无影去无踪,也可以有一处陋室。假山虽小,也在腹部隐藏了一座小庙宇,仙人们可以在这里悠闲地生活。

走近假山,会听到泉水叮咚。仔细观察,泉眼不过3处,分左中右潺潺地流水。因假山不高,水流也不激,就那么不紧不慢地被电机抽上去,再自由自在地流下来。假山的脚下,是一泓小小的池水。水清澈见底,深也不过1米。

池中鱼不过十多条,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因池太小,它们难有长游远涉的经历,也养成了懒洋洋的习惯。人来不动,人走不惊,只有往水中投物,无论是否鱼食,才会引得鱼们游过来,也只是略一停留,就又缓缓地游开了。

在这小小的景观里,山是活的,水是活的,吊兰是活的,它们又都是死的,因为它们都是限定性的。在我们眼中,真正的活物只有这些鱼,虽然它们也并不活泼。所以说,这里是鱼的乐园,它们是这楼角一隅的主人,享受着这山、这水、这池、这绿植提供的一切,悠闲快乐地生活。

您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您可以去读一读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