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第2期28写作营

一晴方恐夏深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铃草28

齐帆齐微课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望着窗外明晃晃的阳光, 一扫数日来的阴雨凉爽,突然有了诗人一般的感触。

或许诗人如我,唯恐夏天的到来。梅熟落蒂笋成出林,其实尚为初夏,却感觉已是夏深了。

一年四季,我最不喜欢的,是深夏。但初夏还是好的。

有人列出了不喜欢夏天的N个理由:因为夏天热,夏天晒,夏天蚊虫叮咬,夏天有蝉鸣烦扰,夏天挤公交汗臭包围,夏天家中美食难保管,夏天行人衣装暴露无美感......

夏天不招人喜爱的理由,如上种种。而对我来说,都是,但不全是。

网络图

蝉鸣惊扰午梦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进入六月,蝉儿就开始在家门前的梨子树上,试声欢唱了。

会鸣的雄蝉,依杖它腹部共鸣效果好的发音器,成天“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鸣声特别响亮。雄蝉是在利用它美妙的乐曲,引诱那些“哑巴蝉”雌蝉。

如果一大早就听见蝉在梨树上高声唱歌,太阳还没出来,就知道“今天天气很热”,因为蝉鸣就是“天气预报”。

那时候,大热的天,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到中午时分,想睡个午觉了,便卸块门板,用两条长板凳支起,摆在门口躺在门板上睡,但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有蝉鸣声声烦人。

气人的是,太阳越大,天气越热,人越犯困,蝉儿却叫得越有劲。一声接一声,一声比一声更长、更高昂。

“知-了,知-了,知——”,在平常的“知了”声后,还来个加长声“知——”。

听说蝉儿是一味药,抓住它,可以卖钱。于是寻着树上蝉鸣声,想去抓它。可明明声音源于眼前,却不知它身在何处,只能望树兴叹,恨得牙痒痒。

于是,捡个石头,砸过去,它“知——”地一声,飞到旁边一棵梨树上,又开始欢唱。

网络图

夏天水贵如油

去年春节回老家,到对面北山林场游玩。从北山腰向下看,父母家所在的山凸(音bao),山形如一个小肉包子。包子顶微平,略见褶皱。微平的是一片片山地,褶皱是一条条小山脉。

这样的所在,景是美的,但夏天总会缺水。

家门前百米处,有口水塘,水塘边有口老井。

平常水塘长满芦苇、水草,水还算清。小时候凸上只有4户人家,每户人家在水塘的四个方向各筑有一个洗衣台洗衣。

吃水靠水塘旁边的那口老井。夏天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水塘渐干,水井里的水位也会随之渐渐下移,直至干枯见底,只有底部小坑有一丝丝水慢慢往外渗。

老井水位刚开始下移时,挑水的人抓住水桶上的棕绳子,将水桶放下去,左右摆动舀水。

水位再下降,用一根带勾的杆子,把水桶上的棕绳子绑在勾上,把桶放下去,带着向下的力左右摆动,把桶装满水,用力提出。

老井见底,就把梯子放进去,井底放一只瓢,等井底的小坑积满了水,人下井去一瓢一瓢舀进水桶。

网络图

每到这个时候,守水成了几家人的第一要务。

几户人家达成一种默契,轮流接水。不论谁经过水井,不管井底放着谁家的桶,都会下去瞧瞧,把水舀进桶里。

水桶快装满时,便朝谁家方向大喊一声,谁谁家的水满了。那家就会有人来挑水。先把自己家的水桶提上来,再把井上面谁家的空桶放进去。

记得有几年大旱,这老井再怎么努力,也满足不了几家人吃水。大家得上坡下岭到湾里挑,来回最快也得半个小时路程。当时父亲和姐下湾挑过不少回。

后来,凸上住户增多,父亲组织大家集资,从对面南山腰引来山泉水。在地势更高的山头筑蓄水池,家家便有了自来水。

现在那口水塘养了鱼,老井退了休。

网络图

妈妈痱子满身

提起夏天,就想起妈妈痱子满身的样子。妈妈总是穿着粗布对襟衣裳,如自己织的土布,司林布,后来才有了稍微薄一点的“的确凉”。

每到夏天中午休息或晚上乘凉,妈妈就会掀起衣裳,露出满背的痱子,我用指甲帮她刮。

痱子又大又红,用手一摸直倒手,一刮一声脆响。

至今想起夏天妈妈的满背痱子,心里满是对妈妈的疼,对夏天的恨。

齐帆齐第4期28天(6)篇1473字,累计10533字。主题:与夏天有关的主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