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书评—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层理解
很早就买了这本书《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是日本作者斋滕孝所著。现代社会每天从网络上、报刊上、手机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没有经过筛选,碎片化且内容良莠不齐,渐渐地也让我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时看到有些文章里面的评论,甚至比文章有趣,这些评论很多时候都非常的主观和个性化。当自己也想说或者写一些这样的评论时,却想不出来,或者说只能用“好”或者是“不好”来评判,而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真正去思考的有深度的想法,这些都是没有深度思考的原因。
这本书共分五个章节,每一章都很独立,章与章之间仿佛没有任何联系,甚至是一小节一小节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的弱,读起来的时候,有点融入不进去,这很符合日本人松散的看书习惯,上班路上看一会儿,回家睡觉前看一节。
第一个章节用输出的方式,来倒逼输入,输出的时候自然要动脑去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开篇点出了独立思考的“好处”以及方向:有自己的想法,你的人生将大不相同;不能单一思维,要发散性思维,要有行动力、并且思考周全;那么如何训练自己的想法呢?作者在第一篇给出了锻炼自己的方法:写书评。
写书评要遵循二八法则:二分自己的个人观点,八分阐述书中的信息和事实。好的书评、影评、乐评,可以为他人打开一个世界,就像梯子一样,给予别人一条通向作品的一条路。如果你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儿,看看大家的评价,你就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购买和珍藏,对你有没有实际的帮助意义;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欣赏这首古典音乐,后面的评论也会给你指明通向它的路。这就是评论文的意义。
第二章节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五天学习独立思考法则).png讲锻炼的方法:比喻法、比较法、辩证法、现象化、系统思考。这五种思路,让我印象最深的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和辩证法。比较法通过对问题找差异、拆分作比较、找共同点,全维度地去思考问题;辩证法则是先要让两个观点站在对立面,像辩论大赛一样,各找各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做强化陈述,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对话思考。
辩证法中还提到“量质转化”的论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到质变”。“量”和“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人们会认为,如果追求数量,质量就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完美,如果想保证质量,就不能对数量加以限制,所谓的又快又好,做到极致,这是很难做到的。作者将这种说法用运动和武道做了解释,书中举了例子,对于重视队员技术的巴西模式和重视团队的欧洲模式,这两种模式完全不同,对战时由于双方的差异性,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这样的队伍经过不段地比赛,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技战术,重点盯防,球队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样一次次的试错、纠错、改进的不间断磨合中,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今天已经很少人有这样的匠人精神了,贪图要快,要捷径,实际上却是“欲速则不达”。记得前两年看了一则新闻,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看过,日本大阪有一家店,店主村嶋孟用50年的时间,只为蒸出一碗好吃的白米饭。用了半个世纪,他成功了,来他店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纷纷为吃到他煮的白米饭,而感到很幸福。店里最先卖光的,就是他的那碗白米饭,大家都尊称他为“煮饭仙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匠人精神。
对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本书,或许你现在也像大多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模式,无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观点,这些都不要紧,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拿起来这本书,它会教你从哪些方面入手,要怎么做!
第三个章节里面,主要讲如何改变自己,重新审视生活习惯和输入习惯,从而锻炼“思考体质”。我们学会记一些有深度的词汇、金句,在沟通交流中使用它,那么理所当然地就会给人“头脑聪明、非常有深度”的印象。在日常交流中,评论一些人、物、事的时候,要前后逻辑清晰、流畅,所说的话可以让对方产生一些共鸣或者引起他人注意的评论,另外学会转述别人的话,这些话可能是看过的书、电视节目、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平时的交流沟通中训练出来的。
提问也是一个很好的形成思考体质的点,当你提问别人的过程,需要想到提问的角度,聚集思考点,还要考虑这个问题值不值得问,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准备提问问题,提出的问题质量会非常的高,因为你已经在思考,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记得前段看过的一本书《学会提问》,这也是日本的作者所写的非常实用的一本书,教你如何提问。它的观点如果嵌入到本书里,也算是对本书这个章节很好的诠释。它讲到提问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每天抛给自己的都是“一成不变的提问”,那么此人的人生也将一成不变。要想获得前所未有的人生,就必须向自己抛出前所未有的提问。
实际上,成功人士大都不会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提问,他们会不断努力,争取每天都能向自己抛出新的提问。因为他们知道,新的提问会促成新的行动,而新的行动则会导向成功。提升“提问的品质”,不仅打造你独特的观点和思维模式,也能使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四个章节作者提到深化“自己的想法”的读书方法,他提到看畅销书和热播电视剧来找谈话素材,可以和大家更快更好地建立联系,引起共鸣,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独特视角的观点,让大家有耳目一新地感觉。作者将读书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为话题提供论据支持。的确,当我们遇到一个讲话内容详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人,瞬间会对他报以好感,觉得他很有学问的样子,印象分也增加了不少,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好处。
很多人说我看不进去书,拿起来就犯困,看到后面忘前面,看完整本书,合上全然不记得说的什么。这里作者也教给大家如何看书的方法,比如提升阅读的耐力,当你多读一分钟,坚持下去,你未来的思考耐力也会多一分钟。
读书有两种方式,慢阅读和快阅读。慢阅读就是慢慢品味作品,比如小说、散文、诗歌、大部头的著作,是一种享受。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快阅读,将重点放在开头、将结论放在结尾,以及中间重要的三段,即可吸收八成的信息。
近些年来,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我们没有办法用慢阅读来汲取一些信息,必须通过快阅读大量的吸收一些有用的信息,为自己的工作和未来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大量阅读且快阅读,作者要求我们一周看五本书,如果这个标准可以达到,再做一下提升,30分钟看完一本书,这对我们大多数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经过我和朋友的测试,这并不难,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
另外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叫一目十行法,也就是竖着看快速地看一遍,眼睛和大脑像照相机一样拍照,也可以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非常的有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完全不习惯,不过没关系,坚持就对了。
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量的阅读,积极地思考,将会带来质的转变,这和上一章章节所提到的量质转化,完美响应。
第五章节,也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这一部分占用的篇幅非常少,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提到了一个词,“决断力”,我们前面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为它而来。
“决断力”,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你的生活是否一团乱麻,它决定你的事业是否成功,它决定你的人生是否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成功的人士,他必定有很强的决断力,来处理每天纷繁的工作,他必须有随时决定的勇气,以保证让公司事务运转顺畅。
那么如何培养决断力?文中给了两个方法,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直白和适用的。第一:将某件事,罗列优缺点,做一个对比,结果不言自明;第二:可以对这件事,找相关的人沟通、聊天,找出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比较法。
我想它非常适用于那些买房时犹犹豫豫的人,看来看去都挑不到心仪的房子,其实是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选择的。
书中提到要跟随优秀的人,我深以为然。优秀的人都是这个行业的翘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且工作细致、严谨且认真。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帮你分析,效果大不一样。
同事的女儿初三了,学习成绩中等,奇怪的是孩子天天也很听话,非常认真的听课做作业,但就是经常错,总是要回来改一遍又一遍。她非常着急,找了一间口碑不错的辅导班,把孩子送了过去,奇迹发生了,孩子的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的前15名,她跟妈妈说,我们学校的老师讲的我听不懂,辅导班老师讲的我一听就明白。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说,教学方法的不同,对孩子的成绩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文章的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后记,解释了为什么是用5天的时间,实际上5天是可以养成一个小小的习惯,用习惯打败懒惰,用坚持换取质变。
“慢慢来,比较快”,是我的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大量阅读,努力做到每天输出和输入,将它做通、做透、做到极致,不问结果,只问初心!坚持,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