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专题精华私人收藏非主流读后感集散基地读书

世界的凛冬-①           【英】肯-福莱特

2017-06-19  本文已影响528人  清澈的北风

-1-

英国作家肯-福莱特是以惊悚推理小说开始了职业写作生涯,他的第一部作品《风暴岛》发表于1978年,次年即获得了被称为侦探推理小说领域的最高奖项“爱伦-坡”最佳小说奖。在最终获得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后,肯-福莱特被称为大师级“惊悚小说家”。

在另外一些资料中,肯-福莱特又被冠以大师级“历史小说家”的头衔,其原因大概是与他在2010年开始先后出版的、分别以一战、二战和冷战时期作为背景的“世纪三部曲”有关。这部被认为史料运用精准,虚拟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水乳交融的长篇巨制:《巨人的陨落》【豆瓣阅读量19294评分9.0】、《世界的凛冬》【豆瓣阅读量5957评分9.1】和《永恒的边缘》【豆瓣阅读量705评分8.3】在2016-2017年先后被引进大陆,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大力营销,在国内的销售排行榜上占据了显赫的位置。

肯-福莱特的2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33国语言,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亿册,在欧美出版界,他名字就是畅销书的保证。在2010年的福布斯全球作家收入排行榜上,肯-福莱特以2000万美元位居第五。所以,称肯-福莱特先生为大师级“畅销小说家”或许更合适。

大师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肯-福莱特的作品就已经被引进到大陆,《五狮谷争雄-阿富汗喋血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三角谍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双谍争艳》【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等等,看看当时的译名及封面设计,就会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肯-福莱特的作品仍被贴上“通俗经典”的标签。

本文主要谈到的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世界的凛冬》-I,时间跨度为:1933年2月27日-1939年9月3日。

大战前夜。

在战争降临前,我们都在做些什么?

-2-

第一章    1933年   柏林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阿道夫-希特勒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个一战中的伤病、连高中都无法毕业、在维也纳街头当过流浪汉的小人物,在1933年1月30日当上了德国总理。希特勒的支持者主要包括青年理想主义者、失业者、苦难深重的爱国者以及种族主义者,为迎合这些阶层的民众,希特勒要求国会通过《减轻帝国和人们苦难法》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在上任后的第4天即宣布:“和平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像癌症一样在生长的民主,必须铲除!”

作为左翼杂志《社会民主党人》的记者,茉黛女士对于希特勒充满了鄙视,她在自己的专栏里这样不屑的调侃从社会底层爬上权利巅峰的希特勒:“他(希特勒)穿着燕尾服正装,似乎显得难受。”但随即,《社会民主党人》杂志社就被希特勒的私人部队清洗。6月22日,社会民主党被宣布非法。此后,民族党、人民党均被解散,加上更早之前被绞杀的共产党,第三帝国逐渐成为由纳粹党一党专政的国家。

在战争降临前,德国的民主死了。

-2-

第二章    1935年   美国布法罗    商战中的尔虞我诈

在希特勒上台的同时,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此时横扫全球的的大萧条已紧接尾声,面对金融投机触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展开了以“复兴、救济、改革”为主题的“罗斯福新政”。

此时的希特勒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刻意地表现出谨慎,他对罗斯福的新政表示钦佩,并亲自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他(罗斯福)敢于超越国会走廊和国家机构,直接朝自己的目标挺进。”是一位有魄力的领袖!

1935年开始第二期的“新政”时,美国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一定的水平。在经济复苏及和平的假象下,远离欧洲大陆的美国人民依然在进行着财富的攫取与爱情的追逐。

列夫-别斯科夫是一位有机会携情妇出入白宫的商业大亨,投资影院与酒吧的他为收购其竞争对手的连锁影院,不惜以自己的私生子为诱饵设局栽赃,并最终以低价完成了收购。而他的女儿黛西,则主动的展开了对布法罗最古老家族的继承人查理的追求,但这位只拥有财富却没有尊贵出身的富家小姐还是被上流社会所拒绝,她气急败坏的高喊着:“你们都他妈的该死,我要去伦敦找国王跳舞!”

在战争降临前,美国人在追求财富和爱情!

-3-

第三章    1936年   英国剑桥     英国的绥靖政策

面对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权,传统的欧洲强国对此采取了姑息纵容、退让屈服的政策,这其中的代表就是以张伯伦为首相的英国政府。

1936年前后,英国公众对于战争表现出了十分的反感和憎恶,并对战争可能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和平主义者鼓吹议和、呼吁太平,试图想通过避战求和达到狭隘的安居乐业。同时,由于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在意识形态上,英国更希望“以德反苏”,妄图将祸水引向东方。

英国政府绥靖政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对国内法西斯政党的容忍。在劳埃德-威廉姆斯就学的剑桥大学,法西斯同盟英国支部赫然强势存在,并在1936年10月4日公然组织数万人游行示威。尽管犹太人协会递交了10万人签名试图阻止法西斯游行,但英国政府对此却置之不理,甚至派出5000名警察保护、协助游行队伍。

劳埃德-威廉姆斯的母亲艾瑟尔曾经时一位女仆,后来成为了一位议员,她常说“这就是民主的意义”。她在德国亲眼目睹了法西斯的残暴,在英国,她是坚定的反法西斯者。但她听说自己的儿子想要去西班牙抗击法西斯分子时,她却瞬间崩溃了:“这种事想都别想!我忍痛生下你,辛苦把你养大,送你上学,我做这些可不是让你去狗屁战场送死的。”

英国政府靠牺牲局部利益和他国利益的“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顺便说一句,英国国王的确抽时间与来自美国的黛西跳了一支舞。

在战争降临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试图置身事外!

-4-

第四章    1937年   莫斯科       内部清洗与个人崇拜

希特勒曾在一次与心腹的谈话中透露,他最憎恨的不是犹太人,而是共产主义。在戈林导演的意在栽赃共产党人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疯狂的叫嚣:“当官的共产党个个都得枪毙,当代表的共产党今晚统统得吊死。”

更不幸的是,斯大林在苏联开展的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也在1937年达到了高潮。秘密警察机构-“内务人民委员会”令人闻风丧胆。大批的党、政、军优秀领导人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对共产主义的诋毁充满了这一章节,共产党人被看作和法西斯一样的恶魔,社会主义苏联也被魔化成与纳粹一样的独裁政权。文中对社会主义与共产党的仇视与攻击无丝毫掩饰,这样的读物能在大陆出版,让我不禁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及相关审查机关所表现出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表示钦佩。

在战争降临前,苏联正在巩固个人集权统治!

-5-

第五章    1939年   柏林       恶魔席卷欧洲大陆

二战爆发之前的1938年也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开始对捷克斯洛伐克虎视眈眈。由于英、法与捷克斯洛伐克签有战争互助条约,为避免与德国开战,两位欧洲大哥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与德国签署《慕尼黑条约》【《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英法的这一丑恶行径以及妄图将战火引向苏联的做法激怒了斯大林同志。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德国无意侵略苏联,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此时的美洲大陆,罗斯福总统正与格斯-杜瓦参议员探讨政局:“几小时前,英国和波兰签署了一份新的条约。英国向波兰做出承诺,如果波兰受到攻击,英国就将伸出援手。”

参议员的答复是:“总统先生,他们(英国)什么都做不了。英国的陆海空三军对德国入侵波兰根本无能为力。”

1939年9月1日04:45,德国闪击波兰。英国、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的最后通牒限期撤离波兰领土。“除非英国政府确定德军从波兰撤军,否则英国和德国之间将爆发一场国与国的战争。”张伯伦在电台讲话中说:“我必须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德国并没有做出撤军的表示。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和德国开战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WINTER IS COMING!

【TO BE CONTINUED】

【《世界的凛冬-1》    Part 1    另一张面孔】

世界的凛冬-II

战略恐吓局 荣誉出品            首页文章汇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