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记谈天说地芳草集

与我有交集的108个女人(36)故乡从此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2022-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楚中九歌

2010年接近尾声,一年一度世界上最浩大的迁徙运动开始了。北上广深的打工人如泉涌般流向中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也加入了这场盛大的春运当中。像很多打工人一样,故乡从此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春节像是儒家文化的一场浩大仪式。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今全球化如此紧密之际,整个国家停摆最少半个月来完成那一刻的团圆。我和凌剑龙相约一起坐火车回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网上订票。

在放假前的一个月里,家人、朋友、同学开始紧密联系,问一问什么时候回家,票买好没有,回家之后聚一聚。我有个一年一度固定的聚会,就是腊月28在黄小波家的聚餐。来的有我们“桃源三杰”,就是我、黄小波、赖东华。另外还有林野、夏琪琪和郭丽。

今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李萌英年早婚了。春节期间是乡村结婚、相亲、乔迁的聚集期。平时大家都各自忙着赚钱和生活。只有这个时候才聚的最齐。把一整年的大事要事,所有的亲朋聚会都办完。李萌的婚礼像是一场另类的同学聚会。初中同学大部分都来了,占了3个大桌子。交杯换盏、共叙情谊。

等到了腊月29我才有时间在家干点家务。一大早就跟爷爷一起把家里养了一整年的鱼塘挖一个大缺口,准备干鱼塘。这是一个不足200平米的小鱼塘。一年的收成也就够过年吃。还有杀鸡杀鸭,作豆腐。等吃了晚饭又要开始油炸豆腐以及各种面粉或糯米小吃。我忙了一天就灰头土脸,眼冒金星了。

除夕这天就是做年夜饭,贴春联,搞卫生。一直到下午2点多大家才坐下来。围着热腾腾的饭菜,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一起举杯,在欢笑声中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团聚。辛苦得来快活食,中国人自古求生不易。在吃上,凝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感情。这一天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就是家人。哪怕就是除夕这一天的相聚,却印刻了内心对家人的认同。

大年初一,整个桃源的村民相互拜年。尤其是90年代打工潮以来,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和学习,很少在家。这样相互拜年更有增进情感的意义。同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队伍,随机的在任何一家的客厅里汇聚在一起,谈笑一天。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像我这样的未婚青年就去外公外婆家。我妈妈姊妹八人,外婆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过世了,这导致孩子们聚的更齐。这一天,外公家三个大圆桌还坐不下。他们姊妹们在那里聊天、打牌一直到很晚。小的时候我们这些老表们就在阁楼打通铺睡觉。如今长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倒是生疏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去七大姑八大姨家到处拜年,吃席。一直到大年初八,开始又往大城市聚集。春运又反向来一次。这个时候同父母和长辈告别,虽然在家的这些天磕磕绊绊,但是知道这一出去,又要等下一个春节才能相聚,无不又伤怀起来。

以上就是我,也是大部分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的现状。只有春节,只有冬天里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久而久之,就忘了家乡春夏秋的摸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