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读书笔记心理

《遥远的救世主》:救世主并不遥远

2022-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如阅而至

而至 · 第14篇推荐:《遥远的救世主》

作者:豆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数:592

类型:小说、哲学

豆瓣评分:8.7

微信读书推荐值:92.6%

01 作者简介

豆豆,女,原名李雪,1970年生,高中学历,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背叛》(改编拍摄成同名电视连续剧)、《遥远的救世主》(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天道》)、《天幕红尘》等。据说她的作品是深受她一位在欧洲的好友——李红英的影响,其价值观、人格、思维方式都对她的文献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豆豆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是一名很普通的工人。而她却始终保持着以作品说话、内容为王的创作态度,没有靠自带的流量而挤进网红圈,而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我们呈现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追求着真理、智慧、自由与理想。她在创作完成三部曲后便封笔退隐,成为了文坛的传说。

02 书评

1)全书简介

效力于德国一家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到惩罚的,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所有分红被冻结,甚至穷到天天吃方便面。回到古城“隐居”时,认识了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队任职的女刑警芮小丹。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对音响发烧友演变成了一对爱人。为了送给爱人一份礼物,丁元英在王庙村书写了扶贫神话,创建了格律诗音响品牌,但价格战争也使HIFI音响民族品牌乐圣遭受重创,而芮小丹也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不幸遇难身亡。

2)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在丁元英看来,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强势文化尊重客观事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实事求是,以如是心接受一切现实,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非常相似。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对于国家层面而言,大国之间博弈从来都是实力的对抗。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脱离了实力从来没有地位可言,这是强势文化的一种体现。个人层面而言,与人合作、谈判、达成目的,需要的是深入探寻对方的利益诉求,而非个人的意愿。可惜多数人的“我执”实在过重,把“我”放得太高,把事实放得太低,于是就有了很多求而不得的痛苦。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内求外修,方为强势文化。

3)审问死囚

芮小丹在抓捕了黑恶集团的二号人物王明阳后,在丁元英的指导下制定了讯问方针。王明阳是黑恶集团军师,精通法律和社会学,沉着、残忍,心理素质稳定,智商过人,曾亲自策划、指挥过12起恶性大案。当王明阳被抓后审理时,却一直沉默不语,因为他自视清高,觉得没有人有资格与他对话,谁都无法理解他的精神世界。丁元英判断,他的人生需要一个句号,找一块归宿的净土。在进行三天准备工作后,芮小丹与王阳明对话八个小时,终于成功让他开口供述。在此摘录一些审讯对话(省略敏感词汇):

“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于是,便有了神与人的约,有了神的关于天国与火湖、永生与死亡的应许,让凡夫俗子因为恐惧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约。这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进了窄门,神立刻就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证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就此处背景而言,王明阳认为他的犯罪行为不过是生存的艺术,他对生命缺乏敬畏,对他人缺乏同情,对ZJ信仰也不屑一顾,目空一切地凌驾于规则之上,以为自己是强者,而芮小丹直接指出了他的漏洞所在:“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YS为拯救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佛祖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发起大愿,劝导世人胸怀慈悲,凡人即使未能有大爱,也不要作恶,危害社会败坏道德,让他人承受痛苦。芮小丹的话直接说服了他,为他在生命走向终点前,找到了那个忏悔的理由。

这里的对话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窄门难入,难的是人性的贪嗔痴慢疑,五毒心俱全,顺着人性做事容易,逆着本能行事难。书中后文所讲述的扶贫故事是一个示例,其本质上,也可以看做一个突破困境的历程。首先要认识事物的特征,不带偏见地观察客观事实,并如是接纳。但是这一步就很难,人总是带着自己的固有认知滤镜看待现实,因而观察到无偏见的事实就是走上正路的第一步,这是破除痴。而后才能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了规律,懂得了道理,因理解便不再有愤怒,得以消灭嗔恨心。再后,经历一番艰难,最终依然无法破除困境,客观事实已是如此,此局无解法,那么此时应如何开解内心?其实放下便是得到的开始。因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事物的发展又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此时放下的另一种说法便是“随它去”,也许未来答案自然会出现在眼前。人能做到事情唯有安住其心,不住于相,照见五蕴皆空,度其苦厄,这是破除贪。贪、嗔、痴的破除即为修戒、定、慧,正是自我救赎的过程: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另有一处值得一提的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于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它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而人修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由此可见,这几大ZJ理论都在讲述了同一个道理,即实事求是方为道。

4)五台山论道

五台山论道是此小说剧情的一大高潮。丁元英答应送给芮小丹的礼物,是在王庙村创造一个扶贫的神话。市场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毁掉一个民族品牌。他心存疑虑,心有不安,于是和韩楚风一起去寺庙拜访高僧。丁元英和高僧的对话非常有意思,两人对于真经和修行的探讨由于涉及过多佛学知识,暂且不提,在此摘录一部分关于“得救之道”的原文: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这一问使智玄大师突然怔住了,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和讨个心安的由来,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ZJ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这里首先要说明,笔者认为各国文化中均有强弱,但是为什么一提及西方文化总是与强势文化划等号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西方工业文化中的人强调个人主义,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这种文化孕育的是相互依存的自我,人们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而很少自我肯定。集体主义文化中,自尊与他人的评价和所处的群体息息相关,而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多的认为自尊来源于个人而不是关系。我们的表现是文化下的产物,是无意识的,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有些人温和而坚定,有些人低自尊并自我怀疑。

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

①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②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藉以彻底取代旧认知(引用自:Myers,D.,2006.,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32-36,110)。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充分证明了行为可以决定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积极心理学经常强调正面暗示,说要对着镜子微笑、自夸,传销人员为什么喜欢喊口号,本质上都是大脑的心理暗示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出众感和骄傲感。

国内是典型的平原农耕文明,强调稳定和传承,而西方起源于希腊的海洋文明则强调开拓创新,其本质上是由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的精神文化差异。高调和低调只是文化属性产物,是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与强弱无关,完全取决于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易经第一卦“乾”的六个阶段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每个阶段特征不同,对应的客观规律也不同。简言之,高调和低调没有对错之分,纯粹取决于处于哪个人生阶段。传统文化的谦和内敛不等于软弱,而是内心坚定后的产物,来源于有能力面对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笃定。只要没有“等靠要”的心态,那么无论外在是什么表现形式,都是强者。

另一点是丁元英提到的佛法与佛教。佛法是一种道,佛教是一种教育,不等于去烧香拜佛,也不是诵经抄书。当然去寺庙多受香火的熏陶总是没有坏处的,抄经也可以让内心平静,坏就坏在把这些行为当做拯救自我之道,不做应该做的事,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表象上,用佛教术语叫着相,执着于外相而偏离了本质。

5)杀富济贫

这一段故事是小说的主线内容。丁元英创建了格律诗音响之后,以价格战的形式在国际音响展上一战成名,对乐圣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音响迷们以为物美价廉的乐圣品牌形象一落千丈。乐圣公司以破坏市场和不当精准为名起诉了格律诗。在丁元英的指导下,格律诗最终成功地打赢了这一场官司,由此也引出了社会上关于扶贫和竞争的思考。

这一段精彩之处主要在于几个人物的塑造:叶晓明、刘冰、冯世杰眼界窄,格局太小,给了机会也接不住。丁元英曾说,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最终刘冰掉了下去,有点小聪明的叶晓明没有掉下去但是也成不了大事,相对厚道一些的冯世杰最终的结局稍微好一些。这里结局最好的就是肖亚文,随缘惜缘不攀缘,在丁元英身边一直等待机会,最终她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以接得住这个机会,成为格律诗的董事长。

6)人物评价

最后要着重点评一下芮小丹这个人物。这个女人是全书最有慧根的女人,凭她没有贪嗔痴,凭她的如是心,这就是很多修行人苦苦追寻的终点。丁元英说她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其一是喜欢就大胆去追求丁元英,不想着能否驾驭他,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疼爱;其二是即使她拥有美貌、财富等常人羡慕的条件,却因为觉得威风就去做了刑警;其三是对人生的规划,没有走她的导演父亲为她规划的演员路线,而是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大方地承认自己的价值(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最后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对应了剧中反复出现的唱片《天国的女儿》。

7)总结

救世主并不遥远,其实就在自己心里,古今中外各种ZJ都在强调这一点。尊重客观规律,按照规律指导行事,放下主观偏见,实事求是,便是天道,即为得救之道。

03 公众号评分

评价书籍:《遥远的救世主》

1、工具性(知识/技能):★★★

2、思想性(思维/方法/启发):★★★★★

3、文学性(文字/情节/情感):★★★★★

注:最高5星,★为1星,☆为半星。

04 推荐人群及理由

这本书和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天道》,曾因内容敏感,涉及ZZ、ZJ信仰等而被封杀。近年来伴随着短视频的盛行,原著书籍与电视剧重新火爆起来。豆豆凭借其人生阅历与思考感悟,引经据典,反映出那个年代不同阶层人民的表现,并最终指向“实事求是方为得救之道”的宗旨。读者既可以将其当做一部商战小说来读,也可以当做一部爱情小说,还可以视为一部哲学故事。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左小青领衔主演,还原度高,也属精品。读者朋友们可以各取所需,引用书中智玄大师的一句话: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