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当过情绪垃圾桶?
从朋友嘴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把某些人当情绪垃圾桶,缓解一下情绪而已。
当下的反应就是自己被利用了,人格上被贬低了,仿佛人已经不是人,被当成了一种工具,工具名称是情绪垃圾桶,作用就是分担过度的情绪垃圾。
感觉自己从一个高尚的聆听者瞬间变成了一个口吐臭气的垃圾站。心情也从有点糟糕变成了不太好受。
那一刻,只能说自己的情绪垃圾已经到了需要清理的地步了,自己此时此刻也想找一个人倒倒苦水。
原来自己这个时候也会本能地寻找一个“情绪垃圾桶”。
只不过没有讲得如此明白,通俗来讲我们需要一个倾听者,给我们一个倒垃圾的机会。
通常这类角色都是亲近的朋友、家人或者恋人,他们接收着我们的负面情绪,也用自己的空余的正能量去帮助我们平复心情。
往往我们倾诉过后,情绪缓和,心情平复,又可以继续去处理新的事情。
如果当你被朋友过分依赖,或者过分依赖他人的时候,是否有考虑到别人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呢?
不用想,很少人会去考虑,可能秉承着有来有往的原则,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事实上,风水轮流转,朋友就是在我们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的那些人,但万一变了呢?
心里的平衡点变了呢?应该说每个人对于情绪的容忍度和调节度都有一个标准,无止尽的怨天尤人带来的是一同沉沦。
天下之人难以共情,但是当你的共情被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时候,再善良的人也会有一些心不平气不顺,有一种欺骗感。
又或者在聆听的时候,带着主观的情绪进行了论断,也会对倾诉者的琐事产生厌烦。尤其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叨扰,又或者一份并不算产生疑惑的疑惑,也要二人共享,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还原,希望另一个人一起来声讨。
受害者情绪,往往是营造自己是弱势群体。当然,情绪最难处理的部分就是不带对错去评判。
有的情绪不带任何理由,就是某些原因激发的沉积已久的怨气,委屈也可能是悲伤。
当我被别人的这些东西打中,我是抗拒的,是冷漠的,因为不是我的,我也清楚这类的公情不带任何意义,纯粹是越陷越深,当自己沉浸后,别人消耗干净后拍拍屁股走人,不会理睬你还迷惑在事件本身。
你意图在事件的迷雾本身找寻到一个可以解释一切的逻辑,但是情绪的诞生并非样样有迹可循,也不是非黑即白。
往往是情绪感染情绪,前因混搭后因,每个人在感染情绪中都有自己受害者的一面和加害者的戏份,难以撇清自身。
于是乎,身为垃圾桶的你也就只能自己去用时间消解掉这与己无关的因果。
然后当你缓过神来发现,自己不就是一个工具吗?当朋友如此对待你的善良时,能把只考虑自己以“简单事情复杂化,何必为己填烦恼”为理由反驳你时,才发现理所应当这四个字已经深刻在一个人的形式逻辑里。
失望,并且惋惜。
疏远,并且更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多一些。
不为配合他人而做牺牲,
不愿意则拒绝,无意义则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