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在替谁背锅?员工到底抵制啥?
哪些人在热议996
996是加班模式:早九点,晚九点,一周6天在上班。马云爸爸最近对996比较感兴趣。人民日报屡次发表,马云对996的看法。自然还有京东的刘强东,顺丰控股的王卫,360的周鸿祎……
都是电商大佬们,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不难发现,他们都不会强迫员工加班,只是他们欣赏勤奋上进的年轻人。
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封建社会的皇帝,皇帝如果喜欢诗词歌赋,那个时代的文人骚客就备受推崇。若是皇帝喜欢戏曲,那么伶人就炙手可热。
若是皇帝喜欢美女,那么就会有人用美人偷盗江山。现在大佬们喜欢勤奋上进的年轻人,自然加班的就多了,996就出现了。其中包括:主动讨好+被动加班。
员工抵制996的真实想法
员工之所以抵制996加班模式,表面原因是工作强度太大,身体和精神难堪重负。更多的原因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只不过如此说来比较好听罢了。总不能说,京东的加班费没有阿里高吧?
或者360的程序员比HR赚的少吧?更不能说北京的顺丰快递员,干活比天津快递员少,拿到的钱比天津快递员多吧?毕竟是自己选择在天津生活,不想去北京背负压力。
自然上述案例只是举例说明的假说,并不是其企业内部的真实状况。不幸言中的话,只能说明人类第六感的存在而已。请不要相信人们抵制996的说辞,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心里,就不难发现背后的真实原因。
员工真正抵制的是“无组织公平感”
员工自知与大佬们的区别就是:权利范围和财富值,当然还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影响力。如果996可以使之成为大佬级别的人,他们自是不会抱怨。他们抱怨的真实原因是“无组织公平感”而已。
度娘给组织公平感定义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而社会公平感则是以不同的阶层、行业和职业等特征划分人群的公平感。具体表现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
分配公平
分配公平很好理解,就是分配的资源和报酬的公平性。举个例子:给张三6个鸡蛋,要求其产出3个鸡宝宝,可以获得100块的时薪。然后给李四5个鸡蛋,要求其产出4个鸡宝宝,可以获得99块的时薪。这就是典型的分配不公平,至此也明白为何企业员工的薪酬是个秘密了吧!
程序公平
程序公平就体现在:企业的流程及其遵守情况。员工需要在相同的环境下,被评估,被考核。不能张三需要3步晋升总助,而要求李四花5步来实现相同的晋升。
不能张三报销差旅费容易,李四报销差旅费的审批就相当麻烦。所以说公司既然有制度,就得共同遵守,不能出现制度外的操作。而哪个公司还没有个例外呢?
互动公平
互动公平要求:人际交往要平等,信息要公平。中国式上下级关系的特点: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人们都希望被公平对待,起码的人格尊重要有,不能你的员工就非得任你差事,随你打骂吧!
同事之所以成为同事,而不是佣人,主要体现为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纵使存在雇佣,纵使有职权范围不同,请先明确人权平等。需要相互尊重,需要相互礼貌,需要给对方尊严!
互动的另一个表现是信息传递,员工需要公开、公正、公平的信息平台。企业中会存在各种可靠地“小道消息”,有没有?然而,信息时代的信息不对称,可谓是致命的信息不公平的表现。
领导层一旦将员工分出了远近亲疏,下面的员工自然就会怨声载道。他们可能不会抱怨领导不喜欢我,但是他们会说:996的加班模式,实在太没有人性,这样下去会疯掉...
行业公平
虽然行业公平没有被列入组织公平感的考量范围,我们也不难发现:每个企业的无法逃避与同行的竞争,最核心的就是人员的竞争。
在A公司可以赚10K/M,但是去B公司就可以赚15K/M,自然出现跳槽。问其原因的时候,就会说:996的加班模式,实在太没有人性,这样下去会疯掉...
996成为最佳背锅理由
996实际上就是背锅的,幕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就是“无组织公平感”。孔夫子早就说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今的中国,早就脱离了封建社会,人人要求平等依旧是主旋律。无论是直播综艺,还是新闻调查,都有它们固定的套路,上了荧幕就会失真。
线下的企业生活也一样,抱怨多种多样.拷问人心的时候,很少有人说真话。那么996就是最好的借口,它可以评选为最佳背锅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