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言的小天地青春散文

纸媒杂志,我青春的一部分

2018-09-25  本文已影响103人  蓝枕子

《读者》和《爱格》杂志曾经占有了我的一部分青春。当有一天,我不再订阅它们,我知道,也许是我不再年轻了。

纸媒杂志,我青春的一部分

《读者》杂志对我的影响力极其之大。

甚至可以算是文学启蒙,比什么《格言》,《哲思》,《疯狂阅读》,《意林》等一众杂志更早入了我的眼。

《萌芽》杂志好看是好看,但纯文学性太强,使得自己看的有点累,故在此略过啊!

记得小学三年级还是五年级,我就把某一学期得到的微薄奖学金,全部买了《读者》。

那时去书店,很多的杂志里,我一眼就望见了它,买了好几期。

后来初中隔了段时间没买,入了《爱格》的坑。

《爱格》自称青春文艺杂志,更加类似悲伤爱情文学。

中二少女的世界,刚好符合《爱格》的文艺定位。

里面所独有的杂志模特,至今我都记得几位。

后来由于看过后太过悲伤,导致情绪低落,于是便放弃了购买。

上了高中以后,时间不多,但我还是订阅了半年的《读者》杂志。

从前年纪太小,看不懂里面的文章,觉得太深奥。

但到了高中,阅读已无障碍。

是《读者》在里面推荐了各种画家,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也知道了许多历史。

从此爱上了看历史书,它功不可没。

令我见识了各种不一样的生活,由此打开了眼界。

挺感谢的,其实。

纸媒杂志,我青春的一部分

在里面,我看到自己很喜欢的“巴比松画派”的画,自然随性洒脱。

也认识了许多作者,有的幽默,有的文笔老练,有的写尽人生百态。

有的文章温暖的能够治愈人心。

这令我很发自内心的开心。

前年还是去年,《读者》有了公众号,赶紧关注了。

上面说要征稿,可以,赶紧投。

被拒了,没事。

感觉完成学生时代的梦,终于去投稿了,哈哈。

在电子书上,可以免费看半本,有时闲来无事就把半本也看了。

写到这,感觉自己像个卖广告的,在推销。

其实不是哈,别误会,它真的对我影响挺大的。

学生时代,数不清有多少个课间,我曾枕着这本杂志入眠。

就是,怎么说呢?很纯粹的喜欢它的风格,觉得办的好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纸媒时代渐渐衰退,电子阅读时代来临。

有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荐文章,大量的碎片化文章可以令你阅读。

但是,我想啊,这样好虽好,但终究是根据你的喜好来推荐,你只读你知道的文章。

少了一种发掘新的宝藏的乐趣。

在通向未知的道路上,终归是自己探索比较有趣。

毕竟,这样的好奇心,有天丢失了的话,挺可惜的。

现在的自媒体,其实有些人做的事情不太正确,有些人会盗取别人的文章。

有些默默无名的小作者经常吃哑巴亏。

虽然我还没遇到这情况,但难保有天碰上了,所以,也得说句公道话。

有句老话说:“文人皆是贼”。

讲的有点道理,这句话更重要的是用来自省。

要清醒的面对文字,我觉得,要有敬畏心。

毕竟大家都是从纸媒时代过来的,虽然那时候不如现在获取知识便捷,但是也不太浮躁。

还是建议,阅读纸质书,经典的更好,我也在继续学习中。

慢点走,估计会发现好的东西。

现在我的人生已快过了四分之一,喜欢的事情不多不少。

慢慢写作已成为其中一件。

而纸媒杂志,在开始了我的文学启蒙后,终究还是不出所料的衰退了。

万物有生长,也就有凋落。

阴阳调和,此生彼长。

愿你不忘阅读初心,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