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国学与传统文化故事里的历史

《精读三国》之18刘备的致命之殇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30人  人世难逢开口笑

刘备一生六十余年几乎没有过个好日子,刘备太性急了,一切就在急急忙忙中过去。

读书的时候,他急着交朋友,忘记读书,“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此举虽然为他的事业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但是却让他留下了一辈子的硬伤,他没有学好管理,对于一支队伍的管理,一个国家的管理成为了刘备的软肋,最终让他梦断夷陵。这一点他远逊于对手曹操与孙权。刘备打造队伍与管理队伍完全靠情感,这样的方式在初创阶段自然无可厚非,但是队伍大了依然这样就漏洞大了。刘、关、张是刘备团队的核心力量,最初就以兄弟相称,关、张二人也是拼死相随,这样的感情让曹操、孙权羡慕不已。刘备也以此为荣。但是刘备没有为这样的团队确定管理制度,这就给三人团队以及整个队伍管理上的混乱留下隐患。纵观刘关张,刘备善忍,讲情义,待人以,诚长袖善舞,作为领导,刘备把这些用到极致。关羽讲感情,对刘备忠心,但是却是刚愎自用,自以为天下不做二人想,除了刘备、张飞,就连诸葛亮也不大放在眼里。刘备明知如此,却不用制度来管理,终有失荆州之误。张飞忠义,粗中有细,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但是好酗酒,更致命的是酒后鞭打士卒,根本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但是刘备依然没有采取措施严管,最终张飞丧于自己部下之手,让人惋惜不已,但是作为大哥的刘备不能说没有责任。

而恰恰是因为关羽镇守荆州出事,刘备再一次表现出了一个国君的不冷静,举全国之兵而报私仇,此乃大忌中的大忌。一是举全国之兵报私仇,此乃师出无名也,而当时蜀国的敌人是篡汉的魏国,放着国仇不打,而报私仇,此名不正言不顺也。二是犯了兵家之忌也。《孙子兵法》云,“立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至战”,意思就是国君不能一时之怒而出兵征伐,将军不能因为生气而随便作战。而刘备此时被怒火冲昏了理智,六百里连营终归一场大火。

刘备因为赤壁一把火而兴,却因为夷陵一把火而没,真是让人唏嘘。

刘备出兵之初,诸葛亮与赵云等苦苦相劝,刘备却执意如此,终致有夷陵大败,白帝城托孤之悲。与此同时,张飞在出兵的途中被部下所杀,此时蜀国的元气大伤。诸葛亮不得不退避到成都,休养生息,但是蜀国再回到以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刘备在夺荆州、益州后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专事国事管理,就应该分别将荆州、益州的矛盾消化,平息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与民休息之后,再图魏国,此乃第一要务,但是刘备终究没有能够走出私情的困宥,一代枭雄含恨离世。

在这一点上曹操、孙权都远胜刘备,曹操征张绣,因为好色,导致自己的长子曹昂、大将典韦被杀,但是后来,张绣来降,曹操依然接纳了张绣,张绣后来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在平定北方以后,也是与民休息,才有国力大增。

孙权赤壁之战后,荆州被刘备占领,依照孙权之意,定要立即动手攻打刘备,但是鲁肃呈上大局分析后,孙权活生生吞下了这口气,白白让刘备把荆州占了。

但是刘备呢?在大是大非的面前一意孤行,不能不说,刘备有自己独到的隐忍之术,但是在管理与大局方面,却有致命之伤,最终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霸业。

7���Ӽ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